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246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14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虽然不是特地为少年儿童创造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它的童话色彩却极浓,具有强烈的童话精神。本文从童话美学视角入手,揭示作品于童话形象、游戏情节、儿童语言中呈现或蕴藉的童话精神,以揭开《西游记》受大众尤其是少儿读者欢迎的奥秘。  相似文献   
92.
安东 《台声》2007,(1):82-83
一段尘封的往事,一份刻骨的痴情,一场绝世的爱恋,一种坚贞的信仰……这些都是《云水谣》传达给我们的感动。而真正的感动,并不只是来自电影叙事手段的高妙、镜头语言的华丽,场景的铺排、演员的出色……更重要的,是发生在陈秋水和王碧云身上的故事,真真正正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存在于海峡的两岸。  相似文献   
93.
王爱军 《理论月刊》2007,(9):112-114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词审美的一个要素,其含蓄婉转使西方诗人为之着迷,其隐含的互文联想在原文读者中亦不甚明了,更何况对于译文读者。该文探讨了意象说的由来,并采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了译者对意象的四种传递方式:重组、再现、歪曲与转换,及其造成的失落与歪曲,旨在说明研究意象的互文性及其传递方式对于提高译者和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经验与审美感应来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4.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作中承载"舞蹈"意象的舞者多为女性,在与同代诗人笔下的"舞者"形象进行比较之时,考察叶芝对于男女两性的思考并认为其笔下的女性舞者具有独立的主体性。叶芝将"舞蹈"意象安插在爱尔兰本土的神话传说构成的背景之中,在唤醒爱尔兰人欢乐和悲哀的心理残迹之时激活深蕴着民族性的集体无意识,进行民族身份的追寻和认同。  相似文献   
95.
李建国 《理论月刊》2002,(10):124-125
“云雨”与“猿声”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比较常见的两个意象,而它们的形成又与三峡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将运用原型研究的方法,对这两个意象的意义形成历史做简略的梳理,力求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6.
意象:东方美学的核心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王洪波 《求索》2007,(2):186-188
“意象”是东方美学中的核心范畴,它发源于中国古典美学,同时在东方其他各民族的美学体系中也有具体、深刻的体现。“意象”的美学特征表现为象征性、含蓄性、暗示性、神秘性,这也恰恰是东方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鲜明特色。“意象”理论集中体现了东方各民族美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东方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7.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中的灵魂人物苏格拉底与希伯来民族的圣典<圣经·新约>中的耶稣是西方文学中最为光辉的两个理想形象.旨在探寻原型批评理论视野下两者形象深层次上的共同点,从而找到植根于各自民族宗教、历史文化中的苏格拉底与耶稣形象之间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98.
7月1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新亭,副主任鲍志强、崔曰臣、刘玉功,秘书长王文升等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参观了意象瞬间——黄可华摄影展。本次展出的是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黄可华近期创作的系列作品,分荷、羽、山、水四个篇章。作者  相似文献   
99.
李晓明 《理论月刊》2007,(11):113-115
纳兰性德诗词意象组合方式主要有四种:并列式组合、递进式组合、对比式组合、衬托式组合;意象选择的倾向性主要是以自然意象为主,有着残缺、低回向下的特点,从而表现出哀感顽艳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00.
女性灭子行为无论在历史现象还是文学描写中,都曾反复出现。从道德伦理的角度看,灭子行为显然使“母亲”这一角色陷入围攻的境地;而从情感角度,实施了灭子行为的女性往往因其悲怆的举动而博人同情。两种情景貌似矛盾,却是两性文化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以《美狄亚》和《宠儿》中的女主角为考察对象,从女性文化的角度解读女性灭子行为,对其原型特征进行梳理,认为该行为是男权等级社会中女性反抗行为的一种非理性表现形式,女性通过这一极端行为体现了她们的自我和主人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