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52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521篇
中国共产党   2195篇
中国政治   1846篇
政治理论   324篇
综合类   5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论工业化的涵义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表现为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工业化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中国工业化的特征可以分别从发展进程、发展战略、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发展后果、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92.
93.
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最具革命性和决定性的因素。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把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目标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大众化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支撑 ,以学习者为主体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94.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能促使我国经济腾飞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国际竞争能力提高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应充分把握有利时机 ,以核心信息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突破口 ,以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为重点 ,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 ,实现政府、市场双推进  相似文献   
95.
用发展的思路探寻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实现上述任务,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包含着三个重要内容:一是要找到…  相似文献   
96.
97.
报刊文摘     
《河北党风》2003,(1):30-33
  相似文献   
98.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社会变迁过程,而自然农业社会的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必然经历一个曲折、漫长的艰难过程。本文简单梳理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认为:他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必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构筑一块历史的丰碑。  相似文献   
99.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云南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探讨云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条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