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52篇
中国共产党   202篇
中国政治   252篇
政治理论   96篇
综合类   2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政法学刊》2018,(1):14-23
随着福利行政的发达,传统的法治主义已发生动摇,但"社会国"不可脱离"法治国"而存在。社会经济政策的合宪性审查如何进行是无从回避的问题。为确定司法介入点、即回答法院应当在何种程度上展现尊让的问题,香港法院发展出了一套由"有理可据验证标准"/比例原则与"明显地没有合理基础"/抵触"核心价值"/"一个不证自明地不合理的点"两大阶梯构成的判断标准,较好地处理了法治、人权与公共福祉之间的关系,可为内地借鉴。  相似文献   
22.
李雪峰  刘小艳 《学理论》2012,(26):203-204
"双主体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讲解,完成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要做到师生间配合默契,知识间的衔接自然,就必须做到课前指导学生认真备课,课堂上在学生讲解过程中对学生所讲内容要及时启发、引导、补充、纠正,课后与学生交谈,指出其在备课、讲课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达到以学促教,以教验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曹燕妮 《法制与社会》2012,(23):158-159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并行发展的双进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变革,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起着制约作用.马克思主义通过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现实可能,并且在双向选择和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4.
王玉川 《江淮》2012,(6):14-16
(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两化"的横空出世,是一个分水岭,是一个里程碑,它迎来了一个崭新时代,奏响了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号角。  相似文献   
25.
各民主党派市级委员会应将对成员参政议政能力的培养放于工作的重心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引领成员认识到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直属支部、导师制等创新机制对成员的参政议政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各个民主党派都有自身的界别,如何针对自身的界别特色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发挥界别优势,是每个民主党派都应该重视的。在培养各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的同时,需要对他们参政议政成果进行必要的反馈与奖惩。  相似文献   
26.
加强高校党建是"双一流"建设核心竞争力的应有内涵,是"双一流"建设总体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政治站位、更高建设标准、更强治理能力等更高要求。以一流的党建工作保障"双一流"建设,要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双一流"建设的新时代大背景,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的根本要求,以教育治理现代化为指导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以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导向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与能力。  相似文献   
27.
软能力是形成人力资源素质的核心,强化人力资源软能力建设是有效规避道德风险,实现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人力资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梳理"软能力"的多元内涵,审视中国人力资源软能力不足的五大表现,能够诠释出中国人力资源软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强调人力资源的能力和价值"双本位",继承传统文化瑰宝,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赋予软能力建设以时代内涵,是当今中国应对"新常态"社会变革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8.
京津冀地区面临艰巨的人口、环境和城市发展转型的任务。从战略共赢的角度看,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区域转型问题,突出以功能调整和建立生态补偿创新机制双转型,加快区域生产力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增强深化改革形成新的体制机制的基础作用。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所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首都功能调整是其"焦点"。北京市近年来率先提出了六个战略调整,首先是调整中心城  相似文献   
29.
《同舟共进》2012,(7):82-83
近年来,阳江市积极实施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双转移"的战略,与珠三角地区共建了广州(阳江)、中山火炬(阳西)、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东莞长安(阳春)等4个省级产业转移园(以下简称园区)。阳江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园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势推进园区开发建设。目前,全市4个园区已掀起了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  相似文献   
30.
云得煜 《求索》2013,(8):155-157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都涉及了人与自然的主题。其小说创作中显示的自然观、他对自然所取的姿态有一个从早期到后期的嬗变过程,然而,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海明威的自然姿态中存在着明显的悖论与吊诡之处,乃至存在着生态批评在处理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关系中无法摆脱的困惑.这一难以解答的悖论中隐含的仍是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揭示这一吊诡的目的不是要否定生态批评.而是希望从中引发更多有关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