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646篇
中国共产党   185篇
中国政治   286篇
政治理论   99篇
综合类   3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61.
从理论上说,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在通常情况下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在司法实践中,两者经常发生冲突。目前法律对此问题没有规定,理论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归纳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处理冲突的不同方式,以有益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62.
各国民法在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但断然否定合同效力,所保护的法律利益往往不能抵消因使合同无效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本文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法律规则,明确法律条文对合同的效力的影响,以为司法实践提供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3.
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必须为古今中外所有种类的犯罪所共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都不具有犯罪本质特征的属性。应受刑罚惩罚首先是某类行为被作为犯罪纳入刑法的原因.而后才是某个行为违反刑法所应得到的结果,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确定罪与非罪的标准,只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才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4.
违法性理论是刑法教义学的重要题域,发轫于犯罪本质的最小公分母之争的二元论与结果无价值在此铭写了旷日持久的论战檄文。从方法论、本体论、规范论及语境论这四面向度的比较发微来透视两种理论的原始内核及在我国的定格,结论是:二元论实乃僵硬糅合之后的怪诞产物而陷入进退维谷的漩涡中,最终沦为一种修辞技术;并且,二元论与我国现实的语境隔膜甚远;结果无价值理应成为实质违法性甄别之重要利器。  相似文献   
16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引渡条约》的有关规定,大韩民国向我国请求引渡犯罪人,必须符合双重犯罪原则,即引渡请求所指的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按照《大韩民国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均构成犯罪。大韩民国为执行刑罚而向我国请求引渡的,在提出引渡请求时,被请求引渡人尚未服完的刑期应当不少于六个月。如果大韩民国是根据缺席判决提出引渡请求的,必须承诺在引渡后对被请求引渡人给予在其出庭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审判的机会,否则将被我国拒绝引渡。本案最高人民法院已做出符合引渡条约的裁定,并说明我国司法机关正在对卞仁镐涉嫌在我国境内犯合同诈骗罪进行刑事诉讼,对卞仁镐是否引渡或者准予引渡但同时决定暂缓引渡,由我国国务院决定。  相似文献   
166.
论阻却犯罪的违法性错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事实的法律认识与法律处断不一致.对于法律错误是否阻却故意,不知法不赦原则和违法性意识必要说已经鲜有支持者,违法性意识必要说难以自圆其说,而责任说越来越得到多数国家的肯定.社会危害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不是绝对一致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应当成为故意的认识内容.违法性错误不可避免可以认定为丧失违法性的责任能力,应当阻却犯罪.  相似文献   
167.
丁东红 《理论前沿》2005,(12):45-47
本文从人类思维起源的角度谈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于认识论的突破性贡献.与人的思维的产生直接相关的不是感性经验,而是逻辑经验.代表人类思维本质的理性认识不是简单地由感性认识的积累而来,而是产生于人对自身活动的反思,即人类原始动作图式的内化和不断分化.思维的本质是后天逐步形成的构造功能,而不是反映功能.认识是主客体双重建构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8.
《民法通则》第146条第2款之规定被通识为涉外侵权双重可诉规则。在传统的识别机理框架下,该规则实在是一场误会。唯有真正让准据法识别首先成为真实的为法院地所真诚对待的识别,双重可诉规则才能转变成为现实。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之风行的双重可诉在本质上不外是法院地主导下的单重可诉。  相似文献   
169.
一本书的SWOT     
Strengths优势: 需求 电纸书的优势,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首先,这是一个瞬息变化的资讯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的节点,同时扮演着接受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而作为新兴媒体的电纸书,则充分体现了传统媒体与时俱进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70.
中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实际上包括国家和公民之间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所存在的双重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