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646篇
中国共产党   185篇
中国政治   287篇
政治理论   99篇
综合类   3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基层社会治理长期存在着象征体系和客观事实的背离现象,一方面中央不断强调居民自治和协商民主,另一方面各级城市和区街政府却在不断强化社区居委会的公共管理职能和专业服务体系。又加上居委会任务的群众性和多元性,使得居委会干部不得不偏离区街政府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发展人情机制、建构积极分子网络,通过特殊联带关系进行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双重背离问题背后反映出我国国家权威类型和治理体系停留在卡里斯玛类型和行政发包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双重背离问题需要国家权威类型和治理体系的法治化转变。  相似文献   
872.
摘要:改革开放之初,云南对外开放的主要对象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随后逐步调整为以东南亚国家为重点。2007年,云南为摆脱对外开放陷入停滞的不利形势,提出了“第三亚欧大陆桥”战略,但未获中央高度认可。2009年“桥头堡”战略提出后,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面向南亚国家的“西向”开放也开始起步。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云南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历史经验看,云南对外开放面临内部和外部瓶颈的双重制约。展望未来,云南进一步对外开放仍需要突破由西部欠发达省份的身份特征、周边国家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所组成的“双重瓶颈”障碍。只有“双重瓶颈”突破了,云南的对外开放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3.
焦海涛 《法学》2024,(2):149-164
我国《反垄断法》将垄断协议定义为“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但未对“排除、限制竞争”作出解释。构成要件的模糊性使得反垄断执法机构与法院在处理垄断协议案件时选择了不同的分析模式,进而产生了同种行为不同认定的情况。2022年新修订的《反垄断法》关于垄断协议定义及纵向垄断协议的修改,试图统一垄断协议违法性的分析模式,但相关规定仍然存在理解分歧。鉴于我国《反垄断法》“垄断协议”一章的规定与《欧盟运行条约》第101条在语言表述和逻辑关系上高度相似,建议我国法下的垄断协议认定可采取欧盟的“两步走”分析模式:第一步适用禁止条款,仅评估消极效果(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以确定相关行为是否属于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第二步适用豁免条款,再评估积极效果(促进竞争效果),并对积极效果与消极效果进行比较,作出终局性的法律性质判定。  相似文献   
874.
王良顺 《河北法学》2005,23(12):19-24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这一刑法学命题,近年来受到学界许多学者的质疑与批判。质疑与批判的理由主要集中在社会危害性具有模糊性、易变性,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之间存在着冲突,并会破坏罪刑法定原则。同时,有学者对社会危害性理论进行辩护和论证,但是仍未消除批判者们的疑虑。正确解读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的关系,仍是刑法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刑事违法性是犯罪评价的基本标准,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评价的限制性的补充标准。  相似文献   
875.
李文胜 《中外法学》1996,(1):28-30,36
<正> 我国刑法学者通常认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其中,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这一观念在我国刑法学界处于主导地位,被认为是通说。但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二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两个:1.犯罪必须是对社会有危害性的行为;2.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二)、四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四个:1.犯罪必须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2.犯罪必须是触犯刑律的行为;3.犯罪必须是有罪过的行为;4.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三)六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六个:1.行为的客观性;2.行为的质物性;3.行为的客观危害性;4.行为的主观意识性;5.行为的违法性;6.行为的应受惩罚性。除此之外,对于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这一观点,也有学者提出异议,有的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应受刑罚惩罚性,有的认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  相似文献   
876.
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即是我们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罪犯在改造中所表现出来的消极趋向,显然与之格格不入。我们务必在充分认识其严重危害的同时,凝聚力量,多管齐下,卓有成效地做好治理文章。  相似文献   
877.
<正> 我们国家的经济立法是同苏维埃国家同时产生的。在政权真正地转归工人和农民掌握以后的第二天,即1917年11月8日(旧历10月26日),全俄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土地法令》。这是包含有崭新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法律概  相似文献   
878.
实行"以德治国",不仅包括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构公职人员的"官德"要求,还包括对普通公民的"民德"要求."官德"是"以德治国"的核心,"民德"则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必须防止两种错误的倾向,即用"官德"要求民众的错位和把以德治国理解为只是教育民众的错位.  相似文献   
879.
审判实务中的"过错",其真实意思是"错误",实质上是指存在违法性.传统过错理论边缘化的现象说明对过错概念的理解存在"误读".过错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主观过错到客观过错,再到过错概念本身边缘化的趋势.应当以过错(违法性)概念为核心,围绕审判实务,重新构建侵权行为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80.
依法行政是我国<行政法>确立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违法行政现象却屡见不鲜,加上我国行政法领域对违法行政行为研究与规定的空白,我们越来越迫切的需要对违法行政行为加以关注和研究.本文从违法行政行为的"违法性"和"后果"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以期为我国违法行政行为的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