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3篇
法律   276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扩大适用取保候审对于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普遍羁押、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弊端具有积极作用。但取保候审适用的扩大本身也面临着种种潜在的困难。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利意识的缺失、“有罪推定”观念的根深蒂固和执法观念的偏差等观念层面进行分析,并结合一些实证调查数据,对扩大取保候审适用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尽可能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三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432.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公安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制定的部门法规,也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执法指南。但其中关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案件移送的一些条款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或法律精神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出现偏差或错误。  相似文献   
433.
借鉴保释制度完善取保候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保释制度的概念、特点及优越性 保释是指被羁押待审查、待审判的人提供担保并履行必要的手续之后予以释放的一种制度,它分为附保人的保释、不附保人的保释和具结保释三种。保释不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而是在刑事诉讼的一定阶段上,对某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行的有条件地不剥夺自由的一种方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保释而不予羁押是以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能自动归  相似文献   
434.
读者答疑     
朋友宁可违约,也不把房子卖给我,我该怎么办?编辑同志:2001年,朋友和我商量,决定把其买的一套商品房卖给我。卖房时,产权证没有办下来。当时,我和朋友签了一份协议,大致意思是:朋友同意把房子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我,先交一半的钱,剩下的钱等到房屋过户时再付;如任何一方违约,须向对方支付2万元的违约金。当时我把5万元交给了朋友,并搬进去居住  相似文献   
435.
赵阳 《法制与社会》2010,(34):176-177
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效率,对于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伸张社会正义,具有积极社会意义。本文认为司法实践中存在对于取保候审案件拖延办案期限这一弊病产生的原因在于立法规定较为模糊和办案人员执法观念不正确所致,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436.
本文通过比较世界主要法治国家的未决羁押制度,分析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主要缺陷和问题,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对未决羁押制度及其替代措施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437.
由于外来犯罪嫌疑人审前羁押率高、取保候审难、判处非监禁刑难等问题客观存在,应规范对外来人员轻刑犯罪案件在无逮捕必要不捕上的适用,便于这一措施在实务上的平等贯彻和运用。  相似文献   
438.
[基本案情]2009年4月开始,犯罪嫌疑人王某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每月5000元从互联网上租用黄金期货交易服务器,为犯罪嫌疑人邱某、杨某、刘某合伙开办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供非法黄金期货业务,再由邱某、杨某、刘某发展客户来赚取佣金。从2009  相似文献   
439.
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羁押措施,取保候审在追诉危险驾驶罪这一多发而轻微的犯罪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践表明,取保候审在危险驾驶犯罪的具体适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通过改进保证方式、加强监管措施和制裁措施等诸多方面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440.
隐性超期羁押是形式上合法但实质不合法的超期羁押,由于相对的隐蔽性,危害性更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应借鉴国外的保释制度,对法律中的模糊规定加以明确,并完善取保候审、司法救济及责任追究,进而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正隐性超期羁押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