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3篇
法律   276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河南农民郝金安蒙冤入狱十年。他回忆说,在一间平房里,他先是被扒光了衣服,受到皮鞋的踢踹和警棍的抽打。直至天亮时,这位已经无法站立的疑犯终于承认罪名,殴打才停止.随后被送到医院做了一个手术,后来才得知自己被摘除了一个脾脏.医院负责人根据常识判断,摘除脾脏大多因打伤所致……  相似文献   
472.
四川省资阳市某区检察院针对捕后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案件增多的状况,对2007年以来捕后判轻刑案件(包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和免予刑事处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  相似文献   
473.
2012年修改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完善,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但在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和担保方式两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文以取保候审适用条件和担保方式的法条为基础展开分析,就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74.
取保候审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措施.在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还不够缜密和完善的今天,取保候审作为非羁押性措施,如果得到准确有效地运用,必将在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保障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状况的情况下,重新检讨了取保候审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改革的思路,提出了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475.
一、取保候审制度适用的现状及问题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①我国目前的取保候审制度主要由《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取保候审问题的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组成。  相似文献   
476.
就我国而言,刑事司法领域依然是惩罚犯罪占主导地位,个人人权的保障相对较弱。就审前羁押来说,现阶段的审前羁押有普遍化、超期化的特点,取保候审制度未发挥其应有作用。而香港地区历来具有普通法系的特点,注重人权保障,香港地区的保释制度便是最好例证。"一国两制"下,有必要对香港地区保释制度和大陆的取保候审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明确个中利弊,从而利于构建符合我国实践的审前释放制度,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77.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与英国保释制度作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西方刑事诉讼形态,对于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二者比较,借鉴英国保释制度的合理因素,对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8.
保释解读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伟 《法学》2004,(12):40-51
保释制度在保障公民人身权利、降低羁押率、节约司法资源和实现刑事司法的社会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其与取保候审的本质差异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改革取保候审的建议 ,以适应刑事司法民主化、科学化和人道化的改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79.
<正> 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作出了重大改革。这种改革对于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化,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以及增强对公安司法机关权力的制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此拟对强制措施制度的主要改革之处及其意义和不足作一简要分析和评价。 一、强制措施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法律共确立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五种刑事强制措施。新刑事诉讼法对已有的强制措施体系基本上未作改动,但对几乎每一种强制措施的适用问题均做出了较大的改革。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0.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取保候审的运用并不广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羁押是常态,而取保候审是例外,使得超期羁押成为现实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且在实施取保候审时也有差强人意之处。因此,针对我国取保候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使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