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76篇
中国共产党   112篇
中国政治   164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所谓时效制度,是指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果的法律制度。传统民法一致认为,民法设时效制度,着眼于维护社会公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因时效期间届满而发生与原权利人利益相反的法律效果。笔者认为时效制度的实质,仍在于对民事权利的  相似文献   
962.
一、善 意 取得 制度 的 渊源 。 善 意 取 得 ,是 指 无 权 处 分 他 人 动 产 的 占 有 人 ,在 不 法 将 动产 转 让 给 第三 人 以 后 , 如 果 受 让 人 在 取 得 该 动 产 时 出 于 善 意 即 可 依法 取得 对 该动 产的 所 有权 的法 律制 度 。受让 人 在取 得动产 所 有 权 以 后 ,原 所 有 人 不 得 要 求 受 让 人 返 还 财 产 ,而 只 能 请求 转 让 人(占有 人)赔 偿 损失 的 制 度 。 作 为 适 应 商 品 经 济 发 展 需要 而 产 生 的一 项 交 易 规 则 ,善 意 取 得 制 度 有 助 于 稳 定 社 会 经 济秩 序 ,维护 正 常的 商品 …  相似文献   
963.
股份转让是泛指股东将已经依法取得的股份通过合法的方式转让给他人的民事行为。股份一经转让,股份上所代表的股东权或股权因此而转让给他人,由他人行使。但是,由于股权所代表的权利不能简单地以物权、债权的形式表现,比较复杂,该转让行为的确认或转让后果的确定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新公司法的有关条款,对股份转让行为再做分析,显然十分必要。一、股份所有权的确认。1.股东资格的取得。依据新公司的第3条、第28条、第84、86条的有关规定,依法取得公司股东地位必须以认缴出资为前提,如果不能如实出资将负有补足出资、填补出资的义务,并对其…  相似文献   
964.
取得实效 ,又称实效取得 ,即无权占有人以行使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和继续占有他人的物达一定期间 ,而取得的所有权或其他权利的制度。[1]它是大陆法系民法和英美法系财产法的重要制度。但是我国立法机关新近公布的《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却无此方面的规定 ,这令人十分不解。本文拟对取得实效制度基本内容进行分析 ,阐述我国建立取得实效制度的必要性 ,并对其提出建议 ,以求对物权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65.
王冠玺 《现代法学》2005,27(1):162-172
由于我国法学发展忽略“十字现象”,民法典不采物权行为制度似已成定论,并决定采用意思主义辅之以交付、登记制度;惟此一制度确有窒碍难行之处,是否即应采用,兹事体大,仍值再予辨证。本文论述不限于理论,并提出数例说明;此外《合同法》第51条规定之误,亦一并叙之。文中分别介绍不采物权行为制度的主要见解,及本文对其之评释;并分举数例以说明不同制度的优劣;同时探讨意思主义下的物权变动模式,其内容涉及法国民法模式、日本民法模式,与我国学者所创设的模式;最后并以法律经济分析法,探究是否应采用物权行为制度与《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交易成本辨析,以为我国民法典立法应采用物权行为制度之佐证。  相似文献   
966.
国家赔偿制度发展的宪法支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赔偿取得权、人权保障和政治文明分别是宪法支撑国家赔偿制度发展的“一体”和“两翼”。国家赔偿取得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赔偿制度的发展应当以保障国家赔偿取得权为重点。第四次修宪特别突出的“人权保障”和“政治文明”分别对国家赔偿实体和程序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宪法支撑,国家赔偿制度的修改必须体现这些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967.
立足于提单权利善意取得的特殊性,结合普通动产及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既有理论,对提单权利善意取得的存在依据、构成要件等基本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68.
贾凌 《河北法学》2003,21(2):130-132
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中有关时效的规定及我国《民法通则》中时效规定的比较、分析 ,对我国《民法通则》中时效制度的完善进行初浅思考。  相似文献   
969.
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财产所有权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这一重要制度加以确认,特别是对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一个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结合我国案件情况,参考国外有关的规定和做法,宜对《关于没收和处理赃款财物若干暂行规定》作出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970.
取得时效制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由全国人大法工委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首次在我国确立了取得时效制度,弥补了我国只有诉讼时效,没有取得时效这样一种立法缺失的现象,但对这一制度的适用对象、范围等问题并没有明确。本文从取得时效的历史沿革、我国的立法现状、确立这一制度的意义,特别是关于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进行探索,对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财产是否适用取得时效这一争议很大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