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27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1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8篇
法律   774篇
中国共产党   1240篇
中国政治   1626篇
政治理论   516篇
综合类   6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随着西方从以工业化生产为组织形式的现代社会逐渐转型为以知识为基础的后现代社会,作为人类基本整合形式的家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的变迁。20世纪末美国现代核心家庭模式在人口统计上已完全失去了主导地位,家庭的变迁在美国社会引起了激烈的论战。女性主义批判了功能主义建构的现代家庭刻板模式,推崇后现代家庭模式,并在家庭多样性的研究中积极建构多元化的后现代家庭形象。后现代情境中家庭模式的深刻变化也吸引了主流社会理论家的关注。贝克提出"协商家庭"模式,吉登斯构想亲密关系转型、情感民主化,从反思现代性视角探讨社会从制度上超越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模式从现代向后现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932.
从西方宪法变迁理路看中国宪法变迁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是英语民族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英、美宪法变迁的成功经验在于渐进式的积累与进化理性主义;法、德宪法变迁的多劫之原在于激进式的革命与建构理性主义。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宪法变迁失败的原因无疑亦可归结于建构理性主义。因此未来中国宪法变迁的路径当为:以进化理性主义为理论支撑,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积累经验,并通过宪法修正案、宪法解释、宪法判例、宪法条文的法律化、具体化和宪法教育等方式得以实施和实现。  相似文献   
933.
在中国地方政府的体系里面存在着"临时组织"这样一类特殊机构,它们的特点是数量庞大、机构职能广泛、组织变化灵活,以项目或事项为存在的期限。"临时机构"不断的产生和裁撤,将地方政府中的不同部门不断地进行重组和改革,是中国地方政府的功能不断强化与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以某地重点办为案例,通过人员访谈、文件梳理等方法,从动态角度对组织在发展阶段所采取的相应结构改变和机制运作进行了分析,具体对组织在创立、拓展、稳定、调整等阶段采取的相应的主导机制方面进行了考察,尝试分析临时机构变迁的内在机制规律,在该案例中发现这类组织结构变化模式是由最初效率机制为主导逐渐过渡为合法性机制为主导的模式。通过对该类机构的变化特点以及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政府机构变化与改革的机制和动力。  相似文献   
934.
935.
制度变迁中的创新精神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综合国力的大小和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因而技术的创新力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但是,科技的发展从来都不是自发的,没有代价的;技术的创新也只是狭义的创新;制度变迁和制度的框架决定着技术发展的空间。制度的创新才是广义上的创新,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因而也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只有激发整个民族的制度创新精神,才能谈得上技术的创新和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936.
在该文献中,我列举了一些在美国法律史中征引和使用的书目和文章,删减了一些资料,如判例、制定法等。这种列举希望成为读者在美国法律史中其他的一些次要研究的指导。可是,在有限的篇幅中,我已挑出了一些简明与有选择的书目(以及几篇文章)。这些文献特别地具有说服力、或者具有综合性、或者写得很好、或者在某些方面值得特别重视。有关美国法律通史的著作极其缺乏。目前这一版基本上是涵括整个学科(或者最大限度)的唯一的著作。除了我手头的一两本外,实质上不存在其它有关美国法和美国法律制度史的简明叙述;另一方面,有针对这一特殊主题的文…  相似文献   
937.
董燕  彭涛 《党史文汇》2021,(2):54-59
苏兆征(1885—1929),广东香山(今珠海)人。1925年3月,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组织和领导了20世纪初中国工人运动史上著名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三、第四届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938.
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权力变迁规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权力变迁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表征.当前政治权力变迁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价值系统对政治价值系统的不断渗透态势,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扩张以及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部分社会成员对党的执政地位的认同感有所降低.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对政治权力的挑战,带来了以执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博弈,导致了政治权力的变迁.为了有效地调控政治权力的变迁,就必须有一种机制把新生的阶层、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组织起来,使之与现存的政治秩序达到高度的整合状态.为此,要在巩固执政党权力的基础上,以制度、法规来规范控制权力的流动.同时对权力结构进行科学调整以开发政治权力资源,满足政治现代化对权力扩张的需求.并对党的意识形态进行有的放矢地调整与完善,以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夯实执政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在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制度变迁方式和方向的变化很大。本文从制度变迁的基础理论出发 ,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三次大的制度变迁 ,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和方式 ,并对以后我国的制度变迁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40.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大学"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去行政化"实质就是要对现行的大学制度进行变迁.目前,大学"去行政化"的主体尚未形成,"去行政化"的制度装置还未出现.变迁方式上,根据成本收益分析,虽然现实中存在大学"去行政化"的动机和力量,但是力量还不够强大,也就是有"去行政化"的动机而无"去行政 化"的力量.潜在的制度需求虽然能够变成现实的制度需求,但潜在的制度供给却不能变成现实的制度供给.由此可见,大学"去行政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尝试与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