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6篇
法律   389篇
中国共产党   632篇
中国政治   1038篇
政治理论   391篇
综合类   5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面推进,海南昔日相对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正面临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民族文化变迁日益加剧。如何有效地保护海南少数民族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提升旅游品质、增强吸引力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只要科学处理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之间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就能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2.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从理性选择的视角理解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其制度变迁研究受到理论资源的深刻影响。理性选择理论是该流派的理论内核,塑造了制度变迁的典型解释,后者具有功能主义、非历史性、集体利益导向、忽略观念性因素、低估权力不对称等缺陷。理性选择理论的修正、新制度经济学等分析工具的引入则催生了制度变迁的多样化解释,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典型解释的缺陷,并提升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对非正式制度、制度演化、内生变迁的研究潜力。未来的研究必须处理好制度功能与制度生命力、理论内核与理论边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9日的决定,“依法治国”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而经过一年多的反腐,相关的人事变动,也成为重要看点。“依法治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最早于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提出,配套的还有著名的四条解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去年11月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依法治国”被重提,表达方式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4.
左卫民 《证据科学》2016,(3):275-276
关于“审判中心与证据法的发展”这个题目,我的看法是:审判中心及其所可能引发的程序结构变迁为证据法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或者说新的推动力,但这其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就审判中心主义即证据法发展的空间或推动力而言,我觉得我们还处于想象之中。现在我们对审判中心主义的基本意涵和实现路径还有争议,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学界和实务部门对此尚未达成共识。一个明显的表征就是:围绕审判中心主义所进行的地方性试点改革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技术性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范就更是如此。甚至包括最早推进庭审实质化试点改革的成都中院,大家都还在继续探讨而根本没有对此作普遍推广。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一个司法改革研讨会,有领导明确表示:“怎么搞审判中心主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实际上各家都还有不同意见。至于怎么做,也是不成熟的。”既然在如何理解和推行审判中心主义这个逻辑前提上都有不同意见,很明显我们探讨证据法应如何发展的时机还不太成熟。所以,我认为这个题目至今仍处于发挥主观想象力这样一个阶段。就此而言,学术界和实务界仍然需要围绕何为审判中心主义,如何实现审判中心这一命题上进行深入的对话与探讨,以期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厘清我国证据法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05.
鲜有研究分析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尤其是对比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影响的动态变迁过程。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对CGSS2003和CGSS2013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3年和2013年,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2003年,高等教育以其经济效应机制和非经济效应机制作为影响社会信任形成的重要途径;而2013年,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通过非经济效应机制——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认知来作用于社会信任的形成。结果说明,中国已经很好地释放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应,并且正在向释放高等教育的非经济效应转变,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和社会信任的培育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台湾社会福利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针对身心障碍群体,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法规,现已基本完备。为身心障碍人士提供较为完整的福利项目,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并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台湾身心障碍福利政策的发展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台湾社会福利的建设情况,也有利于增进海峡两岸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7.
习惯法对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罗平布依族习惯法的变迁和发展,一方面了解清楚布依族习惯法的历史传统和演变方式,另一方面探讨习惯法与国家法和社会发展之间矛盾,并寻求变通式的解决方式,为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现代化提出自己的意见,在保留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精髓的前提下现实现其变通发展,使之与之俱进,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更好的维护少数民族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相似文献   
108.
《甘肃理论学刊》2013,(1):161-F0003
甘肃省委党校符晓波同志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的变迁与现状解析”(项目批准号09XZX017),最终成果名称也为《四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的变迁与现状解析》,结项鉴定为良好等级,课题组主要成员有李育红、张林祥、马莉、王宏英、张哲、何翰,相关著作《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2012年10月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9.
难忘的展览     
应琛 《新民周刊》2022,(5):16-17
作为上海重要的城市地标,上海展览中心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的城市变迁。同时,它也承办了许多重要的展览会,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上海日本商品展览会1956年12月1日,上海上海工业展览会横空出世,一百多位党和国家领导日本商品展览会在中苏友好大厦人出席。展会深度反映我国建国十年来上海工业的开幕。四千中外来宾作为第一批发展成就。观众进入中苏友好大厦的各个展览馆参观。  相似文献   
110.
在滇西南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在国家的支持下纷纷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此过程中,由于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的影响和国家基层政权机构的变化,原本在社会秩序维护和纠纷解决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头人们,权力地位发生重大转变。很多传统的头人现在仅仅只在祭祀的过程中起到主持作用,对于社会纠纷的解决和社会活动的组织丧失了主导作用。课题组通过调研,厘清这个变迁过程中,导致头人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为外界了解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提供一个视角和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