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6篇
法律   390篇
中国共产党   633篇
中国政治   1040篇
政治理论   392篇
综合类   50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公安研究》2012,(10):90-90
郝玉香、马峰在《学术探索》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人的发展和成熟,从来都是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完成的。人自身的内部心理环境构成了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而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即是基于外部环境变迁造成的被动选择。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欧洲民众的表现,到世界范围内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通胀压力”,实质上已经超越了单边环境互动的过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路径选择,危机中人的行为适应性,以及危机后人的行为选择性,成为环境变迁中必须持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2.
赵秉志 《政法论坛》2012,(1):117-127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自1911年至今的百年间,中国刑法历经清末民初、民国政府和新中国等重要历史时期,先后颁布了6部刑法典和大量单行刑法、附属刑法规范,实现了从传统刑法、近代刑法到现代刑法的历史转变。以史为鉴,中国未来刑法的科学立法需要审慎处理刑法立法的批判、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刑法立法的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刑法立法的现实性与超前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3.
雪花     
  相似文献   
964.
在倡导人类社会包含性发展大潮之中,妇女需要提高政治地位以更好的发展,而政治更需要妇女的参与才能促进善政和善治。全文站在一个全面梳理、总结和展望的历史节点,以一系列动态数据来展示湖北省妇女参政的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发生的重大变化,展现妇女参政的行动在参与、代表以及领导层面发生了何种变化,以及妇女参政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965.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行政制度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前夕,人类由低向高纵向演进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被中国少数民族在同一时空中以横向展开,使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地主制等前资本主义诸社会形态同时并存,从而构成了中国少数民族行政管理制度的多元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民族地区的建立和民族社会的发展,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多元结构的行政管理制度模式已被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管理制度所代替,实现了我国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当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在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行政制度文化的优秀内含并使之与现行行政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可以大致勾勒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制度的走向轮廓.  相似文献   
966.
2005年4月23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博鳌亚洲年会上作了"为中国和平崛起而实现的共赢方针"的主旨演讲①,这暗示着我们的一些邻国开始正视并参与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如果这一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中国及其所带动的其它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的崛起将必然给现有的国际体系带来深刻变革.②在主流国际体系变迁理论中,无论是肯尼思·华尔兹的"权力分配论",还是吉尔平的"权力转换理论",抑或是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都是聚焦在如何通过霸权战争等非和平方式完成国际体系的变迁.如果只把这些理论作为"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依据而加以否认,不跳出其分析框架来重塑国际体系和平变迁的途径,那么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构建中就存在着不足与缺陷.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的"国际体系和平变迁"理论更适于为中国和平崛起及其导致的国际体系和平变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7.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根本态度,是信仰一个超越的本原。其特点是并不确信或深究神圣意志结构,以制度的形式来表达人与神圣意志的沟通;以此反复加强对神圣意志的确认和信仰;同时满足于敬拜、冥思、敬而远之、敬而用之、思而修身;进而导致中国信仰的现实呈现不得不依赖世俗的社会结构甚至是权力制度的刻意安排,单纯的信仰无法获得宗教的表达。中国儒教就是这样一种“信仰表达方式”。正是这种似乎界限不清的概念,其中蕴涵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968.
我国"入世"已届三年,除了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规模发生很大变化而备受关注外,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经济结构以及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都有明显改变.本文将主要从结构角度观察"入世"三年来我国经济质的变化,从中探寻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69.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5,31(2):80-86
当代艺术的大众化努力,标榜并正在不断实现着艺术与当代大众的广泛对话,其基本核心是艺术活动、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状态之间的相互趋近和认同,艺术、艺术家和大众由此获得了共同体验和表达对于当代生活/世界的情感与文化价值态度的新的可能性.这种艺术的大众化努力,在与大众对话进程中将成功地架设艺术自身与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通道,日渐改变艺术的传统职责,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实现现实生活方式向艺术活动、日常生活经验向艺术经验的"跨越".  相似文献   
970.
秦俊勇  陈峰 《小康》2004,(10):29-31
江村之所以成为"江树",是因 为它是一个调查江南农村社会变迁 的标本,一旦破坏这种自然生态,江 村还有吸引外界的理由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