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6篇
法律   389篇
中国共产党   632篇
中国政治   1038篇
政治理论   391篇
综合类   5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效率增进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可以发现在中国给农民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 ,并力求增强土地制度的绩效是十分重要的。为此笔者认为 ,家庭承包制并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终结 ,而仅仅是改革的开端 ,家庭承包制本身要完善 ,要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是“非帕累托创新” ,只有在土地制度立法 ,稳定土地承包制关系 ,培育农民利益团体并增强其谈判力等方面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 ,才能真正增进土地制度效率 ,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93.
论宪政文化在中国的变迁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近现代中国宪政发展过程中 ,由于中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迥异 ,以及近代中国在接引宪政文化过程中所遵循的范式 ,使得源于西方的宪政文化在同中国的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中发生了某种嬗变 ,其精神已远离了宪政的内在规定性 ,其影响亦延拓至今。  相似文献   
994.
大城市价值治理是根治“大城市病”等相关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基于认知发展的规律与结构,大城市价值治理的必要性渐次体现为现象、行为与制度治理等层面。大城市价值治理内蕴“对价值治理”“借价值治理”和“为价值治理”三重之维,经历了从科学、人本、永续到创新主导的范式变迁。结合大城市治理的历史经验、客观现状与未来走向,大城市价值治理应当确立以复杂、民主、想象、法治、文化、健康为基础支撑的C-DIRCH框架。同时,针对价值偏见、价值分歧等现实挑战,要通过加强价值表达、价值协商、价值保障、价值自信等应对之策,有效保障和提升大城市价值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995.
东欧的政治变迁——从剧变到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30年间,东欧政治经历了一个异常曲折、动荡和艰辛的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东欧各国普遍陷入难以自拔的多重危机之中。始于1989年席卷整个地区的政治剧变之后,以"民主化"、"市场化"、"欧洲化"为目标的转型成为东欧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旋律。经过20年的转型,无论就民主的巩固、市场经济的运转及融入欧洲的进程来看,整个地区次区域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多样化无疑将继续主导东欧未来的政治发展。东欧近30年的政治变迁表明,如何让本土因素更好地主导未来的转型进程,是东欧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96.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与保护,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对此权利及相关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我国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也规定了迁徙自由,但是由于特殊的原因在以后的宪法中没有对此重新加以考虑。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迁徙自由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它是会对我国目前的城乡稳定带来混乱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997.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考察:方法论的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汇智 《求索》2005,(8):15-17
本文以方法论为切入点,对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考察。文章的分析从三方面展开:一是诺斯研究制度变迁中采用了哪些方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诺斯方法论上的变化?二是伴随着诺斯的方法论转换,诺斯关注的制度变迁的问题发生了哪些重大的转移?三是对诺斯方法论、制度变迁主要观点的变化做一个理论评述。  相似文献   
998.
民法典没有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制定权,产生的法律后果不是形成“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冲突,无需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法源冲突论”的判断基础——民法变通规定是授权立法,存在形式和实质上的缺陷。民法变通规定立法变化产生的后果是法源变迁,即民法变通规定的表现形式和直接产生根据都发生了变迁,形式上会逐步融入自治法规,其直接上位法基础变迁为立法法,这一法源变迁的理论根基是我国独特的宪法实施方式和“优惠照顾”政策理论。民法变通规定的法源变迁理论可以扩大到整个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规定体系,最终能够起到统一法律位阶和完善法律监督的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台声》2010,(2):74-78
岁月无痕,文物古迹无疑是记载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众所周知,涉台文物是两岸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涉台文物是指历史上反映两岸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交往,以及体现两岸同胞同宗同源的亲缘关系,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和纪念性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是联系海峡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行政国家合法性的历史变迁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行政国家建设,并以此为主导探求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其历史路径表现为政治导向、市场导向、社会导向三个阶段性特征的政治社会、经济社会与公民社会。合法性的问题是公共行政研究的逻辑起点。以经验的方式总结中国行政国家合法性的自我求证,有利于未来公共行政合法性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