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35篇
工人农民   53篇
世界政治   1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7篇
法律   740篇
中国共产党   1718篇
中国政治   2347篇
政治理论   556篇
综合类   87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难得真性情     
苏北 《半月谈》2003,(15):4-5
  相似文献   
72.
刘娅 《法治研究》2006,(6):33-33
对律师最早的感受,可溯源于儿时看过的港产片:律师头戴假发,穿着庄严肃穆的律师袍,在法庭上踱着方步,配合着饱含鼓动性的手势侃侃而谈,那时的我总是痴迷于银幕上的律师形象。及至专攻法律并以此为业,才知晓即便在最美好的时代,律师的公众形象也令人难以恭维。  相似文献   
73.
清明节,深圳警方协同市民来到龙岗烈士纪念碑前公祭公安英烈,表达敬意与哀思。公祭活动中讲述42位英烈的生前往事,既是对逝者的纪念与缅怀,也是对警察形象的展现与还原。正如活动发起者所说的那样,不论是追忆还是公祭,都旨在增进警民沟通、改善警民关系。无庸讳言,广州、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治安状况,长期遭受公众的抱怨与媒体的诟病,并进而导致对警察的误解和偏见。当一个人手机被抢时,当他的熟人遭遇砍手时,他很可能会抱怨和指责警察没用。而一些“坏警察”的恶劣行迹,更是伤害了警察的形象和警民的感情。显然,要改善公众对警察…  相似文献   
74.
75.
徐张杰 《理论月刊》2006,(8):117-119
世纪之交,作为反馈社会生活信息的小说创作,虽然仅是阶段性的文学插曲,却以它“自律性”的节奏,弹指着社会转型时代“世俗”社会的不和谐基调。由此,本文试图从误释的叙事操作、媚俗着读者感观、迷惑于轻质扬文等现象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6.
列宾俄 《党课》2007,(9):F0002-F0002
19世纪被称作俄罗斯艺术的“黄金时代”,艺坛上流派更迭,名家辈出,其中巡回展览画派最为光彩夺目。这一画派的画家们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特别注重对普通农民形象的刻画。列宾的这幅《篱笆旁的乌克兰女孩》就是其中的代表,画家以简洁的构图和朴素的色调勾勒出农村少女纯朴的形象,宁静的面庞和丰满的双手刻画得尤为传神,使画面充满了魅力和新意。  相似文献   
77.
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涉法文学的梳理,对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审视这些问题,总结出当代司法实践中存在着面对新问题无法可依、因司法腐败而有法难依和因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有法难依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8.
《今日浙江》2010,(24):64-66
为树立高效、廉洁、惠民的政府形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效能建设,2004年2月18日,杭州市余杭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代表区政府行使有关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79.
论政风与政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风是一种政治现象 ,它的建设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也是执政党必须重视的大事。政风与政府形象、党风、民风、政纪等关系密切。科学界定政风的内容体系 ,加强政风建设与行政伦理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克服官本位意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 ,都是当前政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政风建设成效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80.
人际交往是女干部这个特殊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对于其公众形象的塑造及能否顺利融入正常的交际圈,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实践中,有少部分女性干部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陷入了媚俗的误区,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