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4篇
法律   336篇
中国共产党   690篇
中国政治   1024篇
政治理论   310篇
综合类   4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公民警校”是英文CitizensPoliceAcademy的中译名(简称CPA)。作为美国、英国等世界发达国家警察部门的一种执法工具,“公民警校”已经被国际警界广泛应用和推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开设“公民警校”是警察机构和警察院校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警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警察与公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唤醒人们对警民有效沟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2.
论循环经济的目标及其规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循环经济的目标是生态效应,提高生态经济效率和实行3R原则还难以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转换思路,创新设计.循环经济立法以生态效应为导向,构建其法域、部门法和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33.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具有负供给效应 ,它的产生与高等教育体制中限制教育资源流动、限制教育竞争、促使资源配置失调、压抑学校和教职工积极性、保护落后、导致资源浪费诸多因素的存在有关。高等教育体制负供给效应大大降低了高等教育的潜在供给能力 ,加剧高等教育的供需缺口。降低高等教育体制负供给效应和优化供给必须进行高等教育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34.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发生,是教师的良好期望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结果。此效应的产生决非偶然,在许多心理学理论中都能从不同角度找到其理论依据。在进一步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探究中发现,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5.
基于技术的跨国并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数众多的跨国公司在应对技术创新的压力之时 ,采用了收购高新技术企业以实现研发外部化的策略 ;日韩企业在其技术起步初期 ,也通过收购发达国家的中小技术企业 ,获取外部技术。本文从上述经验入手 ,论述了基于技术的跨国并购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意义 ,以及在处理并购前期和后期工作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国债规模及其挤出效应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债规模逐年扩大的现实使得国债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人们对国债的探讨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国债的发行和其挤出效应两方面。本文也着重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7.
浅论我国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平 《湖湘论坛》2003,16(1):49-50
1998年以来我国持续实行 4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但就业形势严峻和通货紧缩的趋势仍未得到缓解。因此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必然之选择 ,但需适时转型 :一要从以发债搞投资为主的实现方式向以减税为主的实现方式转变 ;二要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构和方向 ,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三是实施启动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 ,从根本上抑制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38.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出现而孕育出的精神性副产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极为重大。其症状学特征同药物性依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经有关调查表明,在青少年群体中有近10%~15%的受害率。其形成机制集中在内在需求、人格特征和社会人际环境三种因素上。从外在刺激作用上,由IT技术所决定了的网络结构形式和网络传送内容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网络成瘾的三大诱因。鉴于研究的初步性,研究仅从网络依赖的症状学角度来分析,同时为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9.
在这个商业年代,文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在一致的价值认同的前提下去完成一件让每个人都可能获益的事业——以利益的名义,让文化成为工具已经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相似文献   
40.
充分认识工会院校图书资料对加强工运理论研究的作用,发挥优势,完善服务,提高素质,为工运理论研究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