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495篇
中国政治   495篇
政治理论   276篇
综合类   3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研微课堂"是近年来在东台党校兴起的新生事物。推行"教研微课堂"有利于锻炼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员的创新观思维,有利于弘扬党校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教研微课堂"最终实现建一支一流的党校教师队伍,出一批一流的党校干部教育精品课程,育一众一流的党员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32.
课程资源是课堂不可缺少的、关系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的学习材料。为实现更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有不少教师尝试汲取本土课程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学习材料。本土课程  相似文献   
33.
张新平 《人民公安》2012,(12):46-47
进入6月以来,山东省青州市公安局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紧紧围绕“抵制毒品诱惑、构建和谐家园”这一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4.
李雪峰  刘小艳 《学理论》2012,(26):203-204
"双主体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讲解,完成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要做到师生间配合默契,知识间的衔接自然,就必须做到课前指导学生认真备课,课堂上在学生讲解过程中对学生所讲内容要及时启发、引导、补充、纠正,课后与学生交谈,指出其在备课、讲课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达到以学促教,以教验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个性课堂的原理,首先,依据个性课堂的知识境域性的要求,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次,依据个性课堂的学生主动建构的要求,运用以事论理法、悖论预设法、社会事件分析法等生成性教学方法;第三,依据个性课堂的学习动态生成性的要求,形成促进过程性考核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6.
时光无声无息地流逝,但,历史永远不会忘却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2011年高铁悲歌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中国速度"已成为一个灰色的符号,悲剧时刻在谴责并警醒着那些漠视生命、浮躁冒进、好大求功的责任人。我时常会联想起当下一些地区无序、浮躁的课改行为——君不见,他们冠以改革的名号而不顾学生、教师、校情强推所谓的"某某模式课堂",思想品德课也毫无例外地卷入这场空前悲壮的改革浪潮之中,混乱中的思品课最终成  相似文献   
37.
国际化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标准化、国际化、模块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最终提升学校实力,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Edge Hill University通过多元化的合作交流,从而开启了一场国际化的盛宴。  相似文献   
38.
曹睿  陈明林 《学理论》2012,(12):250-251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分析了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与突出问题,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9.
所谓情感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打造和谐课堂的理想境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也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40.
从独白到复调的转换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基本状态,这已被经典社会理论家们所阐发,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塑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复调社会条件.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过程等方面呈现出独白性特征,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一元引领带来阻滞.通过搜集和激活课堂异见的方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论辩式教学是呼应当代复调社会条件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