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138篇
中国政治   206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从阐述数字人文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强调数字人文方法在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在分析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动力的基础上,归纳了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原则,提出了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策略及方法,以期更好地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52.
人像组合软件操作方便,但不符合视觉记忆规律,不能灵活调整。因此,用人像组合软件代替传统的手工绘制并不现实。  相似文献   
253.
口述历史是区别于考古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在西方历史学界有近六七十年的历史。口述历史与法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作为法学研究方法的口述历史和口试历史中的法律问题两方面。  相似文献   
254.
张学良的口述历史有不同的版本,其相较于档案资料的生动性而为我们勾勒出了张学良的鲜活形象.实质上这既是张的形象也是张的性格,正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这样的形象.这种性格使得张学良往往能够做出惊人之举,并由此决定了他的悲情命运.被幽禁后的张学良尽管不得自由但仍因与国民党高层的良好人际关系而保存了他生命的延续.宋氏兄妹尽管未能保证张学良恢复自由,但是他们仍对张学良处处维护,不忘旧情,雪中送炭,使张学良及其家庭度过了不少难关.孔祥熙也对张关怀有加,除常通信以慰张学良的孤寂之外,也为张家排忧解难.而作为西安事变中“受害方”的蒋介石则对张怀着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情,宽严相济,在生活上对张关照有度.在某种程度上说,张学良的交友有道,实为保命之方.  相似文献   
255.
我当时是上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原民用设计院.1963年与规划设计院合并改名为规划设计院.1980年后两院又分设,恢复民用设计院原名)副院长,1965年11月,市里调我去229指挥部报到。为保密起见,  相似文献   
256.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史中,中美关系一直是足以直接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篇章。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曲折历程中,以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的《中美八·一七公报》的出台最为引人注目,这三份公报浓墨重彩地构筑了中美关系的基石,而它们相继出台的经过,也生动地见证了中美关系从解冻到逐步发展的清晰足迹。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257.
卡特任美国总统时期,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258.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年11月,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福建改革开放30年>和<福建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两书正式出版.以下是中共福建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张广敏对两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59.
口述史学新解——以山西十个合作社的口述史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降,在西方口述史学的影响下,国内口述史学研究逐渐兴起,受到学界和大众媒介的普遍关注。不少学者在口述史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更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积极投身口述史学的实践,筚路蓝缕,出版了一批或是对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访谈实录,或是记录布衣百姓市井百态的口述史学著  相似文献   
260.
再说大作     
上期欧阳主编对于大作问题很是发了一番感慨,读后引发了我的进一步思考。时代呼唤大作,大作影响时代。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人妖之间》,国外的诸如《美国梦寻——一百个美国人的口述实录》……每每读到这些新闻史上的大作,我们都会被感动,起码会被触动,其中的故事人物甚至语言风格都会被津津乐道或刻意模仿,正所谓"领风气之先"是也;另外,对于读者感官上的刺激是四个字——阅读期待——这不是任何一篇新闻作品都能达到的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