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207篇
中国共产党   371篇
中国政治   637篇
政治理论   88篇
综合类   1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西周"陶王"     
笔者从事中国古陶收藏与研究近二十年,历朝各代的古陶器也见识了不少,所以,自认"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122.
一   几年前,与京城一位文友晤谈,他知道我没有去过革命军事博物馆,便告诉我,那里收藏的编号为001的第一件文物,是袁世凯当大总统时从德国进口的一台大型绞刑架.1927年4月28日,年仅38岁的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李大钊,即牺牲在这台杀人机器下.当时掌控这台杀人机器的是奉系军阀张作霖.……  相似文献   
123.
构筑防止文物流失的法律长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林 《检察风云》2007,(10):18-19
长期以来,中国这个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断代的国度,不得不一再体味文物流失带来的切肤之痛.150多年来,无数文物包括大量国宝级文物流失海外,而流失文物到底有多少,恐怕永远是个谜.幸运的是,近几年的中国文物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海外回流文物逐渐增多.   ……  相似文献   
124.
1983年7月,我从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分到了刚成立的丽江地区文物管理所,赶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普查,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机缘,用一年多的时间与一批前辈及师友们走村串寨,寻访线索,征集文物,其成果汇成了向新中国35年诞辰献礼的《丽江地区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览》。  相似文献   
125.
《台声》2008,(7)
国家文物局6月7日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四川文物受损情况。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介绍,四川全省有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另有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伤。这是建国后对文物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天灾。令人欣慰的是,三星堆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两处重大遗址,  相似文献   
126.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0,(18):18-19
民俗文化节、古文化街、民俗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拯救了许多行将消亡的非物质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其五十六个民族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智慧,绽放出数不胜数的色彩斑斓的文化之花。这些无形之花随着时间的流转,或凋落或遗失,或用作观赏或被改造发扬。  相似文献   
127.
我国境外流失文物的追索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燕 《前沿》2010,(15):77-79
中国大量的文物因为种种原因而流失境外,应通过多元化的追索途径,综合运用法律途径、外交途径和国际商业途径,最大限度实现流失文物的回归。并应建立我国境外文物追索制度,发挥政府职能,建立专门的文物追索机构,制定国内立法,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8.
王挂 《侨园》2011,(5):41
泰国的泼水节原本是泰国的旧历新年,属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特殊庆典,它又名"宋干节"。"宋干"是运行之意,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940年,泰国改用公历,政府将泼水节定为传统节日。很快,泼水节就成为泰国旅游誉满世界的热点。4月中旬,我随团出游泰国,有幸身临其境,彻彻底底感受了一番这个充满热情奔放的节日。大巴行驶在从曼谷去芭堤雅的公路上,沿途看到许许  相似文献   
129.
西部大开发将带来文物事业的大发展。作者提出必须加强贵州的地下文物考古,重视无形文物的保护,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强化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30.
张玉民 《法制与社会》2011,(21):122-122,126
千百年来,在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生活着一群特殊的职业群体——“德古”。他们是习惯法的熟知者与传播者,也是民间的调解人和“司法官“。他们为彝族地区的人民和谐而美好的生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是家支的头人,通过”德古“以及其特有的少数民族调解程序来化解彝家人的纠纷,已是彝族人们传统以来解决家支内部及外部矛盾最主要的方式。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正在不断地被提倡,通过了解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的调解程序,对于满足社会多元的主体需求是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