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121篇
中国政治   212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牧之 《新民周刊》2012,(41):93-94
在中国古代玻璃遗存中,明显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与交流。隐藏着的历史谜底多年前,缘于好友对雕塑的探索而接触玻璃艺术。在印象中,玻璃是新兴的一种材质,造型工艺观念皆新,初见的国外玻璃艺术作品如冰晶般明澈动人。之后了解到,它竟然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与中国的渊源已达两千多年,也曾是先民们最为追捧的奢侈品。为什么中国...  相似文献   
422.
吴元浩 《检察风云》2013,(12):86-89
纵观古今陶瓷器,展现的就是一部文化史。我们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去参观古陶展,只是远远一看就明白:"噢,这是马家窑文化的陶器;这是龙山文化的陶器。"不熟悉陶瓷器的朋友会问,你隔窗观望,没有上手,你怎么会知  相似文献   
423.
1909年8月,白鸟库吉提出"尧舜抹杀论";1921年3月至1922年2月间,内藤湖南响应白鸟而提出"加上原则".1923年5月,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运动鸣锣开场.两国疑古史学有何关联?古史辩运动中是否有日本元素?有关此事的争鸣直至目前尚未定论.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我们拟对这一时期的中日两国疑古史学的内在关联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424.
《时事报告》2013,(7):2
宁夏,位于古丝绸之路,素有"塞上江南,回族之乡"的美誉。浓郁的回族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构成了宁夏明媚多姿的风采。宁夏,作为西部的重心,是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排头兵。宁夏经济连续九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退耕还林还草、少生快富、社会保障全覆盖等民生工程走在全国前列。"六个百万亩"林带建设和"人进沙退"彰显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生态移民和黄河善谷战略已惠及数十万群众……  相似文献   
425.
正我的家乡在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下,那儿吸引人的不仅仅是祁连山的巍峨,还有闻名遐迩的秦长城,长城从家乡那儿一直延伸到嘉峪关,绵延千里。家乡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秦、明、清朝时期修建的长城,她成为家乡的一张名片,家乡人引以为自豪。只要你去祖国的西部地区,一般都会经过家乡这段绵长的长城,因为在古代这是一条通向丝绸之路的唯一通道。事实上,现在的交通要道都是在古丝绸之路上拓展的,古丝绸之路选择的道路平坦,沿河而上,为后来的交通扩展打下基础,修筑长城还是以交通方便为根据,为的是便于守关运送粮草。  相似文献   
426.
《当代贵州》2013,(33):57-57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在交通、金融、能源、通信、农业、旅游等各大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潜力巨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相似文献   
427.
潘年英 《当代贵州》2009,(17):78-78
许多年来我把自己放逐于故乡的自然山水间,常常总能有意外的发现.这次暑期的黄平之行也一样.我先是按照当地朋友的指点,去了几处他们自己认为是神奇所在的风光宝地.比如野洞河、飞云崖、太平洞、重安十里古峡之类.  相似文献   
428.
王同书 《唯实》2009,(8):183-187
对顾浩词人创作的“新古体词”的内涵和核心、创作“新古体词”是历史的使命和个人志趣追求、“新古体词”的现状和将来这三方面论述“新古体词”开辟了诗歌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429.
陈竟 《党的建设》2009,(7):46-47
甘肃是文物大省,千里陇原大地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聚宝盆"。从陇东子午岭中的秦代"高速公路"——秦直道,到陇中的大地湾遗址,再到河西走廊的古丝绸之路,祖先留下的灿烂遗迹照耀后人,文明碎片俯拾皆是。难以数计的历史遗迹记录了甘肃厚重的历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日前,记者专访了省博物馆馆长俄军。记者:博物馆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缩影。甘肃地处黄河中上游,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  相似文献   
430.
张永生 《中国减灾》2013,(2X):23-23
<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雨水"这一节气的解释。古人云:"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民谚也有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说的是雨水节气之后,冬小麦自南向北开始返青,这一时段是农家人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春雨贵如油",这一俗语既传达了春雨的稀缺,也透露出人们对春雨的渴望。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很多与"雨水"有关的谚语。例如像"一滴春水一滴油,一厘春水一厘金"、"雨水雨,水就匀;雨水晴,水不匀"、"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雨水下雨春水好,雨水无雨春水少"等。从中不难看出"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