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151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81.
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曾记载了许许多多有关见义勇为的事迹。这些事迹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成为指导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历代统治者从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出发,顺应民意,也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令法规,以此来惩恶扬善、弘扬正义,适应社会的发展。但这些法令法规因时代久远和历史的变革,有的早已佚失,有的散见于不同的文献典籍中,十分零乱,迄今尚未见学术界有专文进行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法制史研究中的一件憾事。基于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不妥之处祈求教正。中国古代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条款很多,概而言之可分为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2.
义分则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子"礼之用,和为贵"、荀子"义分则和"思想为文本根据,指出儒家关于"和"与"礼"的关系是,"和是礼中所有",是"礼"作为等级制度的内在结构性功能;荀子用"分"与"和"表述"礼"与"和"的关系,则从制度伦理的层面上回答了社会怎样才能实现和谐,进而提出了"义分则和"思想,即合宜的制度安排是达至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具有达古通今的普遍意义,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当确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3.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自先秦到如今一直争论的热点问题.义和利在旧时代是一对矛盾,而在新时期应是对立统一的.义利统一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义利统一的基本前提是规则的完善与力行.  相似文献   
184.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展示的"全争"思维及观念在句吴从以"让"治国到以"争"强国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孙子兵法》不仅对吴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平崛起"的战略思维是与以"争"强国思维有某种历史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5.
186.
“汉宋之争”作为清代学术史上的关键之处,自产生后备受学者关注。虽陈说纷纷,但到目前为止,学界普遍认为汉学为经学考据,宋学为宋明理学,似乎已成定论。而以往对“汉学”“宋学”的研究,大都以个别精英学者为对象,往往忽视与“汉宋之争”密切相关的《四库全书总目》。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代表,《四库全书总目》之中提及“汉学”“宋学”,更能反映出真正的“汉宋之争”。而深入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所谓的“汉宋之争”其实是经学内部“训诂考证”与“义理解经”之争。  相似文献   
187.
英语句子讲究形式上的完美 ,结构繁复 ,以长句居多 ;汉语则注重内在语意上的连贯 ,以意统形 ,以短句为主。翻译英语长句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英、汉语言不同的思维逻辑和句法结构 ,掌握并合理运用分解和组句的方法技巧 ,才能译出合乎汉语习惯的译文来。  相似文献   
188.
王守玉 《理论建设》2011,(5):102-105
孔子之后,孟子重仁,苟子隆礼,视为通论。孟子虽重仁,其于礼亦有创见。孟子于实质上释礼,为礼寻找内在心理的依据,礼为“仁义”之节文。为适应时代,为礼增添“权变”之内涵。礼有两个维度:一为伦理道德之礼,另一为政治理想之礼。  相似文献   
189.
罗中 《求索》2011,(4):249-251
通过考察《万国公报》上中国儒生基督徒对圣号汉译如何选词的论证来分析和阐释一种观点:在宗教的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中国儒生基督徒在对"God"一词进行格义的同时也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并运用这种异文化的概念对自身文化进行反向格义,希望找到两种文化间的最佳契合点。换句话即基督教文明带给儒家知识分子一种新理论或者说是新角度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儒家知识分子尝试用基督教的思维对自身文化进行重新解读与诠释。  相似文献   
190.
会意字是汉字表意特征的典型代表和集中体现,会意字的形义关系是汉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前,关于会意字的研究多集中在构形研究上,构义研究是薄弱环节。通过借鉴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会意字的构义进行考察,发现会意字意义的生成建构过程是概念整合的过程。会意字概念整合有三种类型:糅合型、截搭型和叠加型;该整合在概念表征形式、概念表征方式、概念整合类型及概念整合的认知指向四个方面具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