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1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68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1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罗浩铭 《法制与社会》2013,(24):139+159
权力天然的侵略性与扩张性决定了权力必须要受到监督与制约,这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民主与法治的必由之路。司法权属于一种权力,具有权力的属性特征,所以司法权也必须受到监督与制约。现代民主社会中,除了国家固有体制与机构对司法权的监督外,舆论的监督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如何保障民众的舆论权,如何更好的引导舆论监督司法权是本文探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2.
2010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提出了新形势下人民法官应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同年8月5日,最高法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  相似文献   
143.
法院的司法判决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司法判决是否是不可或缺或不可替代的?亦即,司法判决究竟有什么功能,乃是中国法治建设实践中必须明确的问题。波斯纳说:"法律是功能性的。"〔1〕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其作出的司法判决当然也是功能性的。判决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在根本上取决于其功能的发挥状态和结果。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司法判决功能  相似文献   
144.
王璐 《法制与社会》2011,(7):124-125
司法权威问题是长期以来阻碍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十分重要的难题.许多学者就确立我国的司法权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观点和建议,本文以司法权威的内涵特质为认识起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司法权威的构建及完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5.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法律的公正、有效实施就成为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关键,即要保证已制定的法律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一致的执行、适用以及遵守,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法官在具体案件中如何适用法律。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绝大多数法官能够依法办案,但也有少数法官经不起各种诱惑而不能依法办案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所指出的,老百姓反应强烈的食品安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不是无法可依,也不能说领导干部和公  相似文献   
146.
刑事司法权是一柄利刃,它保护人民,惩罚犯罪。它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基本人权。一起错案,会使真正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为害社会,会使清白无辜的人身陷牢狱,人生残破。刑事错案是对人权的极大侵害。近几年,佘祥林等数起有影响的刑事错案接连出现,给司法权威和法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这是对司法系统突出问题的回应,近年司法系统表明我国将从政法系统建立机制入手,大力防止错案发生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7.
李钢 《岭南学刊》2014,(2):88-93
宪法是现代国家存在的法律基础,是政府行为的最高准则,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宪法所确认的公民平等自由权是和谐社会的起点;由此而来的选举权所展现的民主制度,是和谐社会的根基;随后出现的各种社会权利,是公民不断增长的合理需求在宪法上的延伸和发展,是和谐社会的自我完善。宪法确立的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平衡制约的机制,可有效约束国家权力,确保其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始终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8.
江苏 《法制与社会》2012,(32):157-158
目前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涉诉信访案件依然居高不下,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缠访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如何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涉诉信访案件,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顺利健康发展,是人民法院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本文结合法院工作实践,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49.
2010年,最高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在此背景下,回顾当代中国法院的文化建设就会发现,尽管颇有成果,同时也遭遇瓶颈,即如何将法院文化建设深入下去。于是在当下,总结经验是一方面,理论探讨也非常重要。本期特别策划以法院文化概念探讨为出发点,立足于反思现实中法院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目的是讨论法院文化建设中何为可为之事,何为应为之事,以期勾勒出一条比较明确的法院文化建设路径。而学术的探讨和争鸣,会更夯实法院文化之根基。  相似文献   
150.
法院的司法权与公民的起诉权在世界各国的宪法文本上表述与否以及如何表述不径相同,我们发现诉权这样一种重要的权利在宪法文本上并没有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这种现象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本文的研究试图使得对宪法学的研究回归到宪法文本与具体的宪法生态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