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83篇
世界政治   1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1125篇
中国共产党   1419篇
中国政治   1411篇
政治理论   819篇
综合类   17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前我国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教育效果弱化,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增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观念支持。  相似文献   
99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征和正确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93.
论大学生的现代人格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彩珑  杜和平 《前沿》2006,(11):92-94
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塑造学生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深入探讨大学生应该培养的现代人格,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群众监督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寻求合适的解决途径,从而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995.
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具有三重使命,它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文化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包括四大层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这四个层面的文化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为因果、互相推动,共同构成一个文化系统和一种文化思想。当代和谐文化具有创新性、整合性、宽容性、传承性的内涵特质,构建和谐文化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大力营造和谐舆论氛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实现多种文化的整合等五条途径着手,使和谐文化真正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96.
先进的公安文化对于建设和谐警营,实现警民关系的良性互动,推动公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继承传统文化、提升民警综合素质、强化舆论宣传是建设先进公安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战略意义的视角上,分析了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及成因,并对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8.
论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与培育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心是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以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本文从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和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999.
21世纪,期刊的竞争已转化为品牌的竞争,做期刊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做品牌。行政学院类学报要获得发展,必须要实施品牌战略。其途径为:明确的办刊宗旨;特色化的栏目设置;高品位的学术风格;优秀的期刊主编;精湛的编辑质量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唯有如此,行政学院类学报才具有竞争力,才会在学术理论期刊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00.
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心理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没有心理疾病;二是指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当代青少年出现的一些行为偏差大都是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为此,学校教育要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教育内容,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当代青少年真正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