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08篇
中国共产党   120篇
中国政治   242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徐荣博 《世纪桥》2008,(14):120-121
英语和汉语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是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翻译时经常遇到的难题.表达方式上的这些差异大多有章可循,其中词类的转换问题最具普遍性.最具普遍性的规律性差异,结合翻译方法进行总结,包括名词转译为动词、动词转译为名词、介词转为动词、定语分词转译为谓语动词、形容词转译为动词,对于以上转译方式的具体特点和转译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用于指导课堂教学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572.
郭静洲 《台声》2001,(1):36-36
我国古典诗词品类众多,繁花似锦,其中回文体诗词联就是百花丛中一朵别开生面的奇葩。回文始自晋苏伯玉妻的《盘中诗》、前秦苏蕙的《璇玑图》。所谓回文,即顺中有逆,正中有反,进不忘退,往而知返,非饱学之士不能问津。因此,至今回文作品不多,专集更属少见。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谢鸿轩、大陆芜湖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陈华英,均擅长回文诗、回文联创作,特别是两人都以收藏古今名联而名扬海内外。陈华英先生今年93岁,谢鸿轩先生今年85岁。两位老先生都是芜湖人,他们把爱国爱乡之情融注于诗词、楹联之中,为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573.
574.
不受制约的权力将导致腐败。我们在研究政府管理社会的同时,必须关注和研究对政府的制约和管理。管理行政学与行政管理学并驾齐驱,才构成社会的有序和均衡。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社会制约权力,从不同的方向上对行政权力的授予、运作和回收进行连续追踪控制,才会使社会公仆永远听命于社会主人,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相似文献   
575.
高新炎  黄力 《学习导报》2013,(12):47-47
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词人,后世公认的"婉约之宗",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父李格非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虽出身名门,但身世飘零。她1岁丧母,46岁丧夫,生逢金兵南犯、北宋灭亡的乱世,晚年遭遇盗贼,财富散尽,且膝下无子,凄苦无依。我们读她的婉约词,总能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字里行间,读出一个落寞悲情的李清照来。  相似文献   
576.
文章选取苏轼的咏物诗词进行比较研究。有深沉情感寓托的咏物词,是对比兴寄托类咏物诗的一种分流,并且与苏轼的贬谪生涯相同步;在分流的过程中,词与诗既有趋同性又有差异性,比兴手法更为深微是咏物词区别于咏物诗的根本所在;正是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苏轼的咏物词保留了词体幽微要眇的情感特质与隐性起兴的抒情方式,从而完成了对词体的革新。  相似文献   
577.
临高渔歌     
雪儿 《新东方》2014,(1):F0003-F0003
<正>临高渔歌是海南原生态渔歌的典型代表,因其衬词衬腔而得名。临高渔歌是流传于海南省临高县渔民中的一种民歌种类,音乐结构以其固定化和经典化衬腔在音乐形态上自成一体,因其多用衬词"哩哩美""乃马里"和相关传说,也称"哩哩美""哩哩妹",是当地最为普及的民间歌谣。据考证,临高渔歌的萌芽可追溯到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的汉代,发源地在今临高新盈港一带。临高渔歌起源于渔民的生产劳动——摇橹时的一唱一和,劳作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声是哩哩妹最初的萌芽元素和原始艺术的生活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的需要,哩哩妹的内涵渗透  相似文献   
578.
城中银杏林     
<正>大丰是一个地处黄海之边的小城。因为有了特色,也就有了魅力。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了,他们喜欢看大海、入湿地、亲麋鹿、进森林、观花海。他们还对城中银杏林不惜赞美之词,说是一进城就被一片靓丽的银杏林所吸引,好感油然而生。我喜欢听这样的话,因为银杏林,离我家不远,步行十几分钟的距离。银杏是生物界的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我对它情有独钟。这片银杏林原来在城郊。十几年前,在一个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季节,那时还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很  相似文献   
579.
李菁 《学习月刊》2016,(5):52-55
洪适(1117——1184),字景伯,号盘洲,鄱阳人(今属江西)。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中博学宏词科,除敕令所删定官,改秘书省正字。翌年,父亲洪皓使金全节归国,因主张恢复,反对偏安,立朝不满三旬,被秦桧及其党羽以“动摇国是”的罪名贬知饶州,又责英州安置,最后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客死南荒。父亲获罪,洪氏兄弟均受牵连,洪适先出为添差台州通判,未几被免官,秦桧死后平反,绍兴二十八年(1158)起知荆门军,四月受命,因参与父亲“忠宣”谥告的刻石立碑之事,延至十月到任。翌年闰六月,改知徽州。洪适到荆门上任时,有一项推行多年的制度,规定守臣、监司到任半年,必须将辖区内民事或边防问题,择其五者上奏,俗称“到任五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绍兴三年二月甲寅条)洪适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民间,了解民情,连上四章,为民请命,积极兴利除害,为荆门人民做了大量好事。同时,创作诗文47篇,计奏议5篇、启  相似文献   
580.
朱慧玲 《理论导刊》2008,(6):126-128
刘克庄是辛派词人的后劲,他不仅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词作,且流传有内容丰富的词学理论.他主张词作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抒发诃人的真情实感,推崇大声镗鞯的豪放词风.同时,他亦不偏废词之为词的本色,认为词以缘情为本,具流丽绵密之致、须协律可歌.他还主张在本色词体之中,注入现实内容,这是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理论的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