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今的时代正是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为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捷之途。而作为全人类共同遗产的文化艺术,也早已经跨出了一国之门。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对待文化艺术应采取新的眼光和策略。过去那种沾沾自喜于老祖宗的遗产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固然不可取,卑躬屈膝全盘西化的文化虚无主义,亦非正道。文化艺术创作应该超越西方化还是民族化的争论,从这种非此即彼的窠臼中跳出来,寻找新的艺术融通之途。  相似文献   
22.
《前沿》2009,(13):2-2
吴冠中的法国老师苏弗尔皮说过:"艺术有两条路,小路作品娱人耳目,大路作品撼人心魄"唐建中的水彩画作品论其型制、类别至格调给人的视觉冲击,应当属壮美的"大路"作品  相似文献   
23.
“人类靠改良品种发展生命,短短人生的全部精力,为了改良新生。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的大事,没有创造的民族是必然淘汰的民族。”这是吴老在2009年2月26日他的捐赠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式上的致辞,一共50个字。  相似文献   
24.
卢缓 《新民周刊》2012,(18):69-69
吴冠中艺术中,最核心的就是他处于"中西融合"这个历史命题的终点上,恰到好处地表现为对于融合性的绘画语言探索的集大成者。吴冠中的艺术,是一百年来"中西融合"艺术取向及其所思考的一系列艺术命题与社会命题的综合,是对于艺术语  相似文献   
25.
美术家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巴黎美术学院。那时.吴冠中经常利用业余时问去与巴黎美术学院只隔一条塞纳河的鲁佛尔博物馆参观。  相似文献   
26.
远逝的雷声     
吴冠中先生走了,他走得很寂寞。尽管媒体的反应相当强烈,悼念的文章也会铺天盖地。但社会的关注终归有限,公众的热情也终将消退。何况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关注的多少并不是问题。不被理解,才是最大的寂寞。因此,冠中先生将默默远去,连同他的“雷声”。  相似文献   
27.
红楼佩玉     
庄琦涵 《检察风云》2012,(11):90-91
当代艺术大师吴冠中说:“艺术之根本,是人的感情表露,黄皮肤,蓝哏睛,虽言语不通,但人情冷暖完全相同,犹如哑巴夫妻,恩爱弥深,艺术无国籍。”笔者庄琦涵女士出自书香之家,有感于中国玉文化的博大精深,认为艺术收藏都有相通之处。她和玉石结缘,是出于对《红楼梦》的喜欢,便从此用文学来修饰裸玉,设计出一块块带有玉香的美玉,是她心之所向。  相似文献   
28.
郑歌平 《共产党人》2010,(19):32-33
重视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培养和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文联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宁夏文学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高尚精神的鼓舞,  相似文献   
29.
2010年6月25日,画家吴冠中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难以融入主流的法国留学生逝者生前工作过的清华大学发出讣告,称吴冠中为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并提及了他的中共党员身份以及政协常委的头衔。这是组织对于吴冠中的盖棺论定,但60年前,吴冠中回到中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体制与这位画家之间似乎一直缺乏润滑。  相似文献   
30.
邻居吴冠中     
殷红 《人事天地》2008,(7):30-30
我和吴冠中先生毗邻而居,他的家新年和旧年一样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他的生活现在和以往一样也没有任何实质的改变。我注意到吴先生节前刚刚理了发,就问:还是街边师傅的手艺?吴先生显得特别得意地告诉我,街边理发师傅们搭了简易理发室,冬天理发不在街上了。很多年以来吴先生总在街心公园的林荫小道边,花两元钱找个“蹲摊”的理发师傅剃头,遇见了,我就会开他的玩笑说:这么有价值的脑袋怎就这么廉价地“处理”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