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118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周逸群1924—1927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结识周恩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学习军事,实践他抓武装学军事的理想;在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运动中,认为只有工农兵联合起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在与国民党右派的尖锐斗争中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军队建设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262.
包公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积淀了民间社会对法律的理解和情感。包公故事在近年来兴起的"戏说历史"的热潮中,被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再加工、再破坏。带有腻  相似文献   
263.
焦俊霞 《求索》2007,(11):174-176
深入全面分析秦代出现的七篇刻石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石刻文对秦始皇“振救黔首”、“考验事实”的歌功颂德的功用之外,而且石刻文还反映出封建专制主义政权初建时“皇帝临位,作制明法”的思想领域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透过石刻文,我们看到荀子“主道利周”思想的悲哀。  相似文献   
264.
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充分地占有材料” (马克思语 ) ,然而 ,“充分地占有材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 ,它要求研究者必须首先从事一项极其艰辛的劳动———广泛收集材料。且不说初学者 ,即使是在某一研究领域已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 ,恐怕也不敢说他完备地掌握着所需的一切材料 ,这就需要借助于先行者的经验与研究成果以及某些工具书来尽量少走弯路 ,尽量避免“大海捞针”式的无谓损耗。特别是在中俄关系研究领域 ,这一点尤为重要。中俄关系的建立在时间上早于中国同其他西方国家关系的建立 ,而且 ,夹杂着边界和领土变迁的中俄关系跌宕起伏 ,对中…  相似文献   
265.
春秋时期霸权迭兴,周王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通过对春秋时期的周主动联鲁、周与鲁互动、鲁不供王职等现象分析,发现周王权力虽呈现下降趋势,但周、鲁间并未出现大的摩擦,终春秋之世周始终以宗主国之身份与鲁国交往,宗主地位没有被任何诸侯国所取代,共主之地位犹存。  相似文献   
266.
《尚书》历来被看作是政事资料之汇编 ,本文从法律文本的角度对《尚书》进行诠释。作者认为 ,《尚书》不仅包含行政法律规范、军事法律规范 ,而且还包含有刑事法律规范 ,因此 ,可以将《尚书》作为夏、商、周三代法律文本来解读 ,从而有利于我们窥见夏、商、周三代法制建设的全貌。  相似文献   
267.
正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推广普及国学知识,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只是学者和文化人的事情,每一个国民、每一个行业似乎都在做着这样那样的努力。所以,无论你秉承精英或者市场的立场,无论你保留鄙夷或者宽容的态度,传统文化确实正在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着。APEC会议传达的中国文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刚刚结束的第22届北京APEC会议期间,各国夫人高贵优雅的中国风采艳惊四  相似文献   
268.
对旧文学逻辑的破解和对文学新世界的重构,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主题,也是周作人一生当中的重大活动之一。周作人高举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的大旗,以各种文学方式参与到对旧文学的破解与新文学的重新建造过程中,从而使其个人具有了重大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269.
周逸群毕生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树立志在苍生的核心价值观,主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品质上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70.
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作为太阳系中八大(原以为是九大)行星之,受太阳引力的吸引,有规律地围绕太阳旋转,形成地球上一年四季有规律地变化,同时地球自身又有规律的自转,形成地球一日昼夜有规律的转换,使得地球上的居民看到朝阳和落日。但是,数干年前的欧洲人,应该说是人类最有智慧的一群人,凭着眼见为实的常识,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下落,第二天,又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