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收藏与鉴赏     
正黄乔生著作者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鲁迅与胡风》等著作多种。该书为作者关于鲁迅的随笔和演讲,共十余篇17万字,由大象出版社汇集成书。其中若干篇曾在本刊发表。孙波编著该书编著者为年近九旬的老作家孙波。该书共近40万字,由华艺  相似文献   
12.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 ,其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河图运录法》云 :“黄帝将有周昌 ,后以为氏。”《逸周书》云 :“商太史有周任。”但因周昌、周任均无世系可考 ,所以 ,唐、宋时期谱牒学家皆将周姓的起源下延至周朝 ,认为周姓源于姬姓 ,是黄帝的后裔。据《史记·三代世表》及《史记·周本纪》记载 ,黄帝生玄嚣 ,玄嚣生极 ,极生帝喾 ,帝喾生后稷 (名弃) ,后稷被帝舜封于邰 ,别姓姬氏 ,是为周之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父 (即周太王 )为狄所逼 ,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 ,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 ,…  相似文献   
13.
《周氏冥通记》中主人公并非因长期被噩梦所扰最终心力交瘁而死 ,而是由于痴迷神仙信仰而走火入魔 ,最后为尽早成仙服丹而死。因此本文的感情基调不是悲苦、恐怖 ,而应该是虔诚、快乐。  相似文献   
14.
数年前,川南数文人于张处士家一次酒会,后为长宁之"谷雨听雨"之滥觴。此会发端者之一,武昌籍长宁人氏刘大桥也。旋即,予告刘氏,撰《周洪谟年谱》乃我毕生之志。刘氏言:如是,功德无量。从此,我信心倍增。十余年间,我于周氏学问及周氏家牒,精心问津,毕恭毕敬。先有专文,后觉其年谱方能洞其真谛。于此,经十年光阴,去年9月,《名儒重臣周洪谟之研究》刊行时,《年谱》略毕。  相似文献   
15.
牛军凯博士《王室后裔与叛乱者——越南莫氏家族与中国关系研究》从越南的视角,对高平莫氏政权及其后的莫氏家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莫朝历史复杂而曲折,中兴黎朝毁弃莫朝文物,为莫朝历史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其巨大的史学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需要学者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6.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开始于西汉元始元年。汉平帝为了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为衍圣公,后代一直沿袭这个封号。公元1935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改为民国唯一由总统特任,且可以世袭罔替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而有意思的是,民国以前,孔子后人的“衍圣”史全是“谁红捧谁”,民国以后,却是“捧谁谁倒”。奇哉!怪哉!  相似文献   
17.
阮直 《学习月刊》2012,(13):5-5
前不久.自称唐宋八大家后裔的几位人士齐聚北京.就筹备“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的事宜进行了协商。“我们聚会不是图热闹,不是要沾祖宗的光,是要传承、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自称柳宗元后裔的柳哲表示。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他们是古代流落中国的吉卜赛人后裔;有人说,他们是被流放的苗人,是古老的湘鄂西征兵的后裔;也有人提出更为可信的说法。他们是因为各种原因聚在一起的民间职业集团。  相似文献   
19.
周谷 《新东方》2000,(2):11-15
举世闻名的国际间谍和尚照空,出家前涉足世界大战中扑朔迷离的间谍活动。他曾仰慕美国林肯总统,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有过深交,向中国军阀吴佩孚献计镇压工人运动,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也曾被各国政治驱逐出境。最后。他看破红尘。削发为僧,在中国与佛结下后世缘。  相似文献   
20.
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之变后,至今仍生活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后裔已为数十分有限,同时,经过连续几代与当地中国人的通婚联姻,单一俄罗斯血统的人所剩很少,几乎都是中俄混血的"华俄后裔"。华俄后裔在哈尔滨的经济生活、社会关系,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法律权益等方面都呈现出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