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183篇
中国政治   273篇
政治理论   95篇
综合类   1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龚迎春 《新湘评论》2013,(22):20-20
大湘西独具风情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神奇秀丽的自然生态两相呼应、相得益彰,我们探讨湘西州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是为了求得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山川秀丽。风情浓郁。湘西州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可谓山水奇丽、钟灵毓秀,别具一格、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更是为她增添了神秘妩媚。自然风光优美神奇又姿态万千。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连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衔洞庭波光,南接雪峰山影。  相似文献   
112.
刘三林 《理论月刊》2013,(2):147-150
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对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机制设计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只是表明问题的重要性和对逻辑及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述,并没有形成具体的综合框架。本文基于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理论对产业演化问题进行研究,努力构建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框架,对框架内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推导产业成长曲线的产业集群互利共生成长模型,实证分析阐明中国不同产业集群效应的成长机理的差异,最后总结并评述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的综合框架。  相似文献   
113.
今天的全国政协礼堂银厅,鸿宾云集,群贤毕至。深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与我们齐聚一堂,围绕"和文化与中国梦"这个重大主题深入交流、激荡思想,谓之高峰论坛,名至实归。"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大主题、宏大叙事,"和合思想"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灵魂与  相似文献   
114.
破解全民焦虑症,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做到"五和"——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笔者将其提炼为五个唇齿相依、互为因果的方面——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姑且称之为"五和"理念。这五者,既有心(人心和善),有情(家庭和睦),有物(社会和谐、世界和  相似文献   
115.
马东辉 《学理论》2013,(8):153-154
鲍桑葵在《美学史》中指出"美学理论是哲学的分支,它的宗旨是要认识而不是要指导实践"。生于清末民初的吕澂(1896-1989)平生所致力的佛学美学——即共生美学,恰是要从佛学缘起论的角度认识事物现象并指导人生与社会实践的美学理论。而在剖析"共生美学"的佛学理论渊源及其审美指向的同时,将呈现20世纪初期"救亡压倒启蒙"的历史语境中吕澂"共生美学"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图腾崇拜与原始道德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腾崇拜与原始道德同源共生。原始道德体现着图腾崇拜的内容和形式,图腾崇拜影响着原始道德的演化和发展。原始道德与原始习俗、习惯法既相联系,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17.
郭娜  王延生 《学理论》2012,(8):165-166
发展性管理观是以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为理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背景,以发展性为价值取向,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为目的。构建发展性管理观的共生、多元、可持续的实践机制,构筑和谐的管理关系,实现个体的主体性价值,这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8.
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既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又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基础,这在今天的黔东南已经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了。因此,亟待回答的问题在于,为何黔东南能够做到排除各种社会干扰,确保多元文化的和谐并存。借助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学对文化变迁理论的建树,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对理解黔东南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黔东南的自然与生态结构本身就具有小规模多样并存的特色,不同类型的自然与生态集合相互穿插、密集分  相似文献   
119.
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歌声,都能成为一种人类的文化: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服饰,都是穿在身上的史诗;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包容万象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里有体现了“和”的哲学的侗族大歌,这里有用美丽回答苦难的坚强的苗族,这里有诗意地栖居的历史风景,这里有古代中国的精神缩影。这里的30多个民族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20.
贵州文化如同复调音乐,并非是单色的,而是多彩的;贵州文化又是一体的,即在各民族互相交往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文化的复调,是从复调音乐中借用复调一词的内涵发展而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其实如同复调音乐,并不是由一个主旋律构成,而是由许多独立的旋律相互交往而成。每一种文化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因之,可称为民族文化的复调。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本身就是复调式的。1988年秋,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作特纳(Tanner)讲演,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