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我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核能发展与核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核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在阐述和平利用核能的利弊与法律防治核能或有风险的必要性后,在总结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与现存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和平利用核能法律体制的若干对策,以期更好地防范核能利用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2.
徐占伟 《党课》2008,(1):76-79
最近一个时斯,美国与俄罗斯、伊朗之间的战略博弈攻防不断、好戏连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三方角力之下,美俄关系、美伊关系寒流阵阵,而俄伊关系不断升温。2007年10月16日,在伊朗面临美国新一轮制裁、国际处境十分孤立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毅然出访伊朗,出席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二届里海沿岸国家峰会,成为1943年以来首位造访伊朗的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元首。普京明确表示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警告美国不要贸然对伊朗动武。  相似文献   
23.
由于拒绝停止铀浓缩活动。伊朗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压力。西方国家指责其实施铀浓缩活动的目的是制造原子弹.伊朗则坚决否认。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的报告认定:伊朗未能在安理会1737号决议规定的60天限期内停止其有争议的铀浓缩活动。次日伊朗总统表态说,伊朗决不屈服于西方国家的斥力.将继续峰宗地发展和平利用核能计划.  相似文献   
24.
和平利用核能与防扩散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核能和平利用与防核扩散,国际社会分裂成两个明显对立阵营:以美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核扩散是当前国际安全面临最大的威胁,必要时要剥夺有关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核能是人类共同的科技成果,各国有权和平利用核能,这是国际法所允许的.近年来的伊朗和朝鲜半岛核问题是这种对立的缩影.作者认为,处理好和平利用与防扩散的关系,必须在两者间找到平衡支点,从而走出核能和平利用与防核扩散的困境.  相似文献   
25.
原子弹是美国率先于二战期间研制的一种具有巨大杀伤力和威慑力的现代高科技武器,美国等核大国曾依仗原子弹对我国及世界进行核讹诈、核威胁。但是,毛泽东认为,原子弹并不可怕,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尽管如此,为了不受人家欺负,毛泽东认为,我们也要研制、爆炸并拥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但是,我们研制、爆炸并拥有原子弹,不是为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而是为了打破核大国尤其是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威胁和核垄断,为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用于经济建设,为民造福,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26.
环球资讯     
伊朗总统称将坚持执行和平利用核能计划8月29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德黑兰举行记者招待会说,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权利,伊朗将坚持执行相关计划,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欧洲月球探测器撞击月球9月3日,北京时间当天13点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按预定计划  相似文献   
27.
《党课》2012,(18):21-21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表示,伊朗经济必须摆脱依赖石油出口的“陷阱”。与此同时,伊朗总统内贾德承认,由于遭到国际制裁,伊朗正面临经济困难境地。此外,伊朗方面还表示,将就欧美单方面采取制裁措施提起法律诉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试图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28.
陶短房 《南风窗》2013,(26):79-81
从以色列的利益视角看,埃及的"反兄弟会"政变和叙利亚的"销化武保政权"趋势都可以接受,唯独伊核谈判是世界大国在"自欺欺人",断断不能接受。如果说,2011年的中东是"革命年",2012年是"动荡年",那么2013年就是"回稳年"。在这一年里,外界曾被"革命"掀起的热情和期许,在很大程度上被冷静和务实的分析、反思所取代。中东大地上持续3年的躁动虽未平息,却似露出明显的疲态。  相似文献   
29.
和平利用海洋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题。《公约》通过限定海洋活动形式、规定海洋争端解决方法以及倡导加强国际合作的方式促进海洋的和平利用和平利用海洋并不意味着禁止一切海上军事行动,但也确实对海上军事行动构成一定的限制。为实现海洋的和平利用,各国的海上军事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宪章》、《公约》和其他国际法规则的规定。此外,加强海上军事互信与安全合作也是解决有关国家海上“安全困境”,维护海洋和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0.
在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体的现有国际海洋法律制度下,海洋自由与航行自由的内涵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沿海国与非沿海国之间常因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争议和冲突。明确航行自由的边界至少应包括两项核心内容,一是要充分尊重"和平使用海洋"原则,二是在优先"顾及"沿海国国家安全利益和专属管辖权的基础上才能享有航行自由。同时,对于中国而言应从加强国内立法和对外凝聚共识两方面明确航行自由的内容,切实保障国家自由航行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