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88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1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2篇
法律   856篇
中国共产党   2391篇
中国政治   2945篇
政治理论   1329篇
综合类   162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571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810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839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一生创立了两种不同的哲学,但这两种哲学并非毫不相关的,都属于科学主义语言哲学的范围,而且集中反映了科学主义在20世纪由理性实证化向理性历史化转折的趋势。对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及其语言哲学的精神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2.
原则问题     
该书的《英文版作者序》中说:“这是一部探讨政治哲学和法理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著作。它探讨的理论问题有:什么是自由主义?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自由主义?我们是否应当对法律和道德持怀疑态度?如何定义集体繁荣?什么是解释?法律何以与其说是发明的事情,不如说是解释的事情?它也是一部探讨一些紧急政治问题的实践著作。  相似文献   
53.
《乌苏里船歌》案被认为是中国司法部门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诉讼进行审理的代表性案件。该案件虽然早已有了明确的结论 ,但它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价值取向、研究进路、模式选择等仍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引起了知识产权理论界的关注。虽然既有的知识产权基本理论范式能够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正当性提供一定程度的证明 ,但运用各种传统理论论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正当性还存在着诸多的困境。“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理论”则为建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4.
柳菊兴 《理论月刊》2005,4(4):73-75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和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形成及发展的三大方面的哲学依据。要深刻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真正弄清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5.
冯晓青 《知识产权》2002,12(3):17-22
《知识产权哲学》(A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Property)一书是一部由Peter Drahos撰著,达特茅斯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出版(英文版)的专业性著作。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它以财产权制度产生、发展及相关理论为脉络,通过论述、剖析财产权方面的重要思想家黑格尔等的有关论著、观点,探讨知识财产作为“抽象物”的特点及在抽象物上设立知识产权的情况,提出要用工具主义的哲学态度来指导建立互相制约的知识产权方法和理论。这些论述,勾勒出了知识产权哲学的一些轮廓。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还在于该书的出版,推动了法学工作者将知识产权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就是对这门学科进行法理学或法哲学的理性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产权法学学科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6.
刘怀玉 《探索》2005,3(3):80-83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第一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贡献,主要不在于他的一些具体结论看法与设想上,而是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第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一个单独的逻辑体系,而是融合于现时代的社会实践与具体科学之中的活生生的方法论。我们从恩格斯那里得到的有益教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既要有开放的整体的思想视野,也要有自觉而坚定的方法论边界。  相似文献   
57.
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又一重大步骤,政治文明问题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学界关心的热点话题。近几年来,学者们在政治文明的含义界定、特点、内容,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探讨,取得了很多颇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但所有这些探讨往往多局限于政治学等具体科学范围内的近距离的剖析。事实上,政治文明建设是需要更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复杂问题,其中,哲学的角度无论在层次上,还是在视野上,都更高、更广,因而分析也更深刻,理应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和先头兵。本文试从哲学思维方式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角度分析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性方案。  相似文献   
58.
开放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属性,也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开放,是指由于人类社会历史从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而形成的、蕴涵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世界各国在社会各领域展开全面交往和联系的客观必然性要求。它既是对不同社会之间相互交往关系的反映,也是对社会内部结构发展状态的反映。开放战略是社会发展外部战略的现代形态。社会哲学要重视开放理论和开放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59.
张杰 《中国检察官》2007,46(3):13-15
以人为本”的“本”其主要含义是: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应把人当作主体;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应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和尺度;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应把人作为目的。“以人为本”指导下的法哲学包括的弘扬法律人文精神;认识“人的类本质”,确立人类的法律主体资格;确立个人的权利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60.
吴晓云 《理论月刊》2006,(12):12-15
理论界一般认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仍深陷于德国观念论哲学的泥潭,没有太多的理论建树。笔者则认为,青年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写作过程中,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讨论,已经生发出自己对哲学的全新理解,表达了打算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新哲学的伟大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