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等基本问题,始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诸多系统的理论观点。第一,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哲学精髓;第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发展观;第三,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系统的辩证思维;第四,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认识论观点。  相似文献   
52.
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早期所出现的理论疑难是张岱年坚持"新唯物论"、发展"新唯物论"的思想起点。通过对教条主义和旧唯物论的批判,张先生强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面向本民族的社会现实,而且要从经验性的推断跃迁至概念性的反思。在他看来,争取民族独立与推行社会改造的复杂和艰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绝不能以平面化的方式展开。从培育革命主体以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精神家园以彰显社会主义理想性的角度出发,张岱年提出了重建中国哲学精神的重要性,并由此开启了与艾思奇等人既相互促进、又彼此补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路。  相似文献   
53.
习近平的生态思想以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唯物论观点;认为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强调民生是为政之要的唯物史观维度。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维,用系统思路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以普遍联系的视野审视生态文明建设,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使用矛盾分析法揭示和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角度阐述生态思想,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4.
55.
开展唯物论无神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高举科学旗帜,弘扬科学精神。江泽民指出:“一定要高举科学旗帜,弘扬科学精神,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揭露和抵制各种伪科学、反科学行为,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行不懈的努力。”为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武器观察、认识、  相似文献   
56.
近来 ,随着“法轮功”的本来面目被不断揭露 ,一方面 ,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清了“法轮功”真实本质 ,另一方面 ,我们也发现 ,有许多共产党员也参与“法轮功”的修练 ,有的甚至成了“法轮功”组织的骨干。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坚持唯物论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仍然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面临的现实问题。首先 ,共产党员必须带头反迷信、反伪科学。由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 ,愚昧迷信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现在 ,科学虽然有了很大发展 ,但人们对自然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许多“必然王国” ,对许多社会、自然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  相似文献   
57.
覃业柏 《世纪桥》2009,(15):25-2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要首先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来看,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来看,它体现了唯物认识论实践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求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58.
59.
60.
抗战时期.延安理论工作者在毛泽东提出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加以继承"这一任务的指引下,对中国古代哲学展开探讨,极力挖掘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唯物论思想和辨证法思想.这一探讨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