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周书俊 《岭南学刊》2006,1(2):34-37,70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而不是旧唯物论,更不是实践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是对以往旧哲学的批判继承上的超越。要真正把握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的实质,就必须考察马克思实践唯物论的奠基,即对象性存在的唯物论基础。整个世界自从确立了对象性的存在,就不再是抽象的自然界了,而成为了现实的、包含有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的自然界,是真正的自然界。这个对象性的存在,才真正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62.
陈群 《中国工运》2010,(11):44-45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把工会工作与哲学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对探索和把握工会工作的规律,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作一些粗浅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63.
愚昧落后和封建迷信等腐朽意识尚有一定市场,共产党人必须带头激浊扬清,高扬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旗帜,批判唯心论和封建迷信思想,清除其产生的土壤,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抵制愚昧落后和封建迷信思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4.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社会意识形态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社会精神生活的原理。因此,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顺利  相似文献   
65.
66.
无神论与有神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两者的斗争贯穿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者的无神论思想、近代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十八世界法国唯物主义无神论、费尔巴哈的无神论,都对有神论进行了有力地批驳,同时,也存在历史局限性,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科学的彻底的无神论。它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统,又批判了历史上各种无神论学说中不科学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它科学地阐述了有神论观念和宗教的起源问题,揭示了有神论观念的发展规律,为人类摆脱有神论观念的束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在当代中国,对党员干部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瞿秋白主张从世界观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互辩律的唯物论思想,指出物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矛盾性,并且表现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瞿秋白亦把唯物论思想贯彻到认识领域,提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初步阐释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68.
所谓“台阶”,是指干部人才选拔使用过程中应当经过的一个个级别。提拔干部要走“台阶”,是培养、选拔、任用中青年干部必须坚持重视社会实践的观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体现。“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必要的“台阶”和资历,是干部积累领导经验所需要的。只有把年轻干部放到一定的岗位上,  相似文献   
69.
<正> Ⅰ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法、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问题,它的对立面是这一领域里的唯心论与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这里所说的"法",是指成文的与不成文的法律规范与原则;"法律制度"是指与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关的各种制度,如立法制度、审判制度、检察制度;"法律思想"主要是指法的理论观念。据此,我们也可以给法哲学下这样的定义:法哲学是研究法律现象与法律意识中的哲学问题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70.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着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实际进行了两方面的结合:一方面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众哲学;另一方面是在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