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811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111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1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小宁 《法制与社会》2012,(34):155-156
本文是对我国商事登记目前的现状进行反思。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反思,提出要遵循商事登记行为的司法本质,转变传统的商事登记公权主导的思维定势,探讨私人意思自治主导下对商主体身份确认、进行信息公示的登记功能内涵,实现从经济管制到信息公示的转移,在司法框架下对商事登记进行理性的定位。  相似文献   
32.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公开是近年来国际商事仲裁领域讨论比较多的话题,因为裁决的公开似乎与国际商事仲裁的私人性特征相矛盾,其实它并不会减损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立即公布仲裁裁决,每月公布隐去了当事人信息的仲裁裁决,每年年初原文公布上一年度的所有仲裁裁决,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时立即公开仲裁裁决,满足特殊证明条件之下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公开,这些共同构成了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公开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国际商事仲裁本身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也促进了国际商事交往的发展,因此,探讨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公开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33.
吴京辉 《法商研究》2012,(5):153-159
2012年6月23-24日,由中国商法学研究会主办、重庆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商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在重庆市召开。与会学者围绕"改善民生与商法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综述如下。一、商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一)我国商事纠纷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事纠纷也与日俱增。能否快速有效地解决商事纠纷,不仅关系到我国经  相似文献   
34.
35.
吴岩 《法制与社会》2013,(24):36+39
随着商业的发展,传统民法物权规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从而商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出一些有别于传统民法物权规则的物权制度,从而突破了传统物权理论的一些限制。本文主要对比德国,探讨我国在商事上善意取得制度中的特点,试图展现物权法规制在商法上的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36.
37.
周辉 《法制与社会》2012,(24):271-272,280
关于我国商事登记事项的规定,在现行法律中存在着众多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法条间缺乏必要的统一和协调,导致相同或特定的事项存在着无意义的差别,其亟需一条合理的价值取舍标准来解决.而交易安全理应成为这一核心价值标准,对商事登记事项的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保密性是国际商事仲裁最具个性的重要特点,但保密性并非是不可突破的原则,在特定情况下仲裁程序可能也面临透明化的要求,而公共利益则是仲裁程序透明化要求的最重要的节点与最根本的动力。保密性与透明化是一对矛盾,但凡涉及公共利益或重大公共利益时,应坚定地以公共利益对二者进行权衡。实现透明化要求的合适途径是建立第三方参与机制,第三方参与机制相对能够保证公共利益避免因"保密"而可能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39.
沈四宝  薛源 《法学》2006,(4):67-71
对商事仲裁定位的偏差,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事仲裁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商事仲裁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仲裁员审理纠纷作出裁决的权力,是独立于诉讼权和行政权的第三种权力。商事仲裁的定位应为专业服务,这充分体现在商事仲裁的契约性以及当事人与仲裁员的服务关系上。从这一定位出发,对我国商事仲裁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0.
BOT是一种新型的特许权投资方式,其运作基础是一系列复杂的合同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与私人投资者间的特许权协议。在全球化背景下,明确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有助于吸收国际私人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建设,有助于投资争端公平、合理地解决。由于行政契约理论与立法、司法实践在我国的局限性,我国BOT特许权协议不应定性为行政合同,BOT特许权协议界定为商事契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