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清之际藏传佛教东渐,从明初至清中期出现了一个金属铸造佛像的高潮,其铸造精湛,金属以铜为主,亦不乏银和金质的佛像.藏传密宗佛教中有着许多出身繁杂的神祗,许多是从佛教传布区的俗信中发展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晓阳 《党风建设》2000,(8):21-21
无疑.你是一位虔诚的守望者。为和平而守望。  相似文献   
13.
叶莉荣 《前进论坛》2010,(12):57-58
<正>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它与晋商不同,通常意义的晋商指的是山西省籍的商人,而徽商指的是古徽州府和从徽州府所辖六县走出去的徽籍商人,除此以外的安徽商人统称皖商。徽商萌生于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2011,(2):48-48
《尚书》最早称为《书》。“书”本是竹简的泛称,商周时期,人们在竹简上写字记事,一根竹简上只能写一行字,字数多了,就分为几个竹简写,然后用丝带或者熟牛皮绳编连起来,这就是古代的“书”。  相似文献   
15.
安立志 《各界》2014,(4):74-76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规模“西化”的经历,一次是东汉末年的佛教东进,一次是“五四”后传来马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西化”,并非对方的强加与侵入,都是国人自主选择与引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王健 《唯实》2014,(3):85-88
<正>江苏主要城市大多分布在运河沿线,从北而南有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即使不在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大多与历史上的漕运路线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泰州、南通是汉代所开邗沟支线通扬运河的东端城市,南京则是上江漕粮由长江通往运河的必经之地。很显然,京杭大运河与江苏城市的出现、发展、兴盛有内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余劲东 《党建文汇》2014,(12):46-46
在朝代更替之际,前朝臣子的选择不外乎三种:一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是隐姓埋名、远离政治;最后一种便是入仕新朝。就元明之际而言,入仕新朝的官员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相似文献   
18.
黄宗羲与全祖望,他们大力表彰明清之际遗民的忠义气节,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抵抗外族入侵的精神支柱--浩然正气.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 5 0 -60年代 ,也就是咸丰和同治两朝统治时期 ,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它的萌生 ,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开明士人官僚形成的近代化观念的推动 ,同时 ,他们对近代化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近代化的本质和路向。从观念领域分析 ,咸同之际所萌现的近代化观念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启程的同时 ,也为中国近代化选择了一条难以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莎日娜 《前沿》2003,(4):118-121
避世与归隐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明清之际 ,风云激荡的时局 ,使其在文学作品中更加凸显 ,通俗小说也不例外。小说家在作品中 ,或是构建虚幻的宗教世界 ,求得心理解脱 ;或是虚拟现实社会的净土 ,寄托人生理想 ;或是寄情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 ,借乌有先生来发泄自己的黄粱事业。“寻得桃源好避秦” ,文学创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生活、寄托理想追求的载体。通俗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了 ,这无形中提高了通俗小说的文学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