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5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42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元、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在超越与回望中踟蹰,跨海开疆,封园造苑,探索世界,科学探索的旅游观在此时形成。横跨欧亚的大旅游时代元朝的大统一是蒙古贵族通过军事征服来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为中国旅游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新的天地,使元代旅游更具特色,具有"远游、宽阔、面向世界"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242.
祁连县地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边缘,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草丰水美。资源丰富,拥有中国最美丽的祁连山草原。祁连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蒙古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和迥然不川的文化形态,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出辉煌灿烂的蒙古游牧文化。  相似文献   
243.
王志民  李玉君 《前沿》2011,(18):147-149
公元8世纪至13世纪,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蒙古族先民,正处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剧变时期,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成文法,调整其行为规范的,乃是在生产生活中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习惯法。这些习惯法,涵盖了先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婚姻习惯法是其重要的组织部分。这些习惯法反映了蒙古族先民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间内形成的特定的法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44.
正对世界而言,甲午战争改变了19世纪初年渐渐形成的世界格局,远东一个小小岛国日本由此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10年后,1904年,日本打败了欧洲第一大国俄国。又过不到20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满洲国,引发中国最严重的民族危机,实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  相似文献   
245.
吴苏荣贵 《前沿》2012,(15):156-158
藏传佛教传人蒙古主要是在13世纪忽必烈汗时代和16世纪阿拉坦汗时代两次较大的历史性接触交流中被蒙古族广泛接受的.本文试以历史为背景,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蒙古民族接受藏传佛教的重要过程,旨在重新诠释蒙藏宗教关系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46.
张键 《时事报告》2012,(9):71-73
蒙古,这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国家,就像是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三明治”,数十年来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停滞。可是,2011年,蒙古的经济增长率却高达17.3%,一时间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而这背后,正是蒙古实施“矿业兴国”战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7.
齐岳峰 《小康》2012,(6):68-70
涉嫌腐败问题的蒙古国前总统恩赫巴雅尔在绝食11天后终获保释。而与他有着类似经历的国家元首们,其下场并没有他幸运。在韩国、日本等国,先后有多位国家元首被送上了审判台  相似文献   
248.
本文以印尼爪哇哇扬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瑟玛尔为例,从爪哇美学、理想、伦理、哲学等层面分析爪哇文化。爪哇人认为哇扬就是爪哇哲学;爪哇人追求内外一致的高雅,内心高雅是指拥有忠诚践行义务职责的敏感内心;爪哇人重视内在,认为每个个体都由好坏、善恶组成,人类最大的斗争是个体道德伦理的自我斗争,爪哇文化强调实质重于表象。  相似文献   
249.
<正>一百多年前,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向与世隔绝的新疆、甘肃、内外蒙古的沙漠绿洲、戈壁荒原及高山峡谷,突然热闹起来。一批又一批外国人的探险队,神神秘秘地出没于古代丝绸之路上,他们的马队和骆驼的铃声打破了千百年的宁静,在那些古代城镇的废墟、烽燧与洞窟遗址,以及渺无人迹的沙海,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酷寒和无情的风沙,辛劳地日复一日地寻找着,挖掘着。因为缺水和食物,他们多次面临死亡的威胁。正是他们锲而不舍地探索与发现,掀起了亚洲探险的高潮,于是一系列重大发现和大量实物  相似文献   
250.
张梅 《求索》2013,(4):117-119
"生道"思想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之说的一系列理论建构的总称。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在阐释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主张"生"、"道"合一,赋予"道"以"精"、"气"、"神"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并提出"太上老君"的概念,奉行"信道守诫"的宗教戒律思想,力证道教长生成仙之可能性与可行性,最终使老子自然之"道"转变为宗教神学化的长生久视之"道",为道教生命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