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141篇
中国政治   205篇
政治理论   124篇
综合类   1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91.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旗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法治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蕴含着深邃的马克思主义法治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良法善治的根本理念、坚持系统辩证的法治方法论。  相似文献   
692.
以政府为核心的政治组织和与市场为纽带的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的两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推动、控制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两股强大的力量,实践表明,一个民主法治、高效廉洁的政府,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今天,政府能力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一个核心主导方向,而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目标任务等时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要有效地履行职能,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也总是处于不断改革和变化之中,政府改革亦或行政体制改革已成为时时为之的事情,尤其在计划经济痕迹很重,  相似文献   
693.
善治是治理理论追求的目标,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遵循善治理论,同时坚持效率和民主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在职能定位中保持管理职能和政治职能的平衡,在管理职能实现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在政治职能实现过程中维护农民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694.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关乎社会的和谐安定.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分析了民生问题在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极其重要性,着力从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政府决策、政府行政、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民生问题加剧的重要原因,然后集中探讨了改善政府治理化解民生难题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建设"公意-责任-服务-法治"型政府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695.
变革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手段。基于社会治理共同体内涵与运行框架的建构,分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逻辑机理,归纳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主要包括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更新价值理念、强化党建引领、构建一体化运行体制、加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完善资源保障等。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的建构,力求聚合多元主体力量,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实现社会善治,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96.
政府治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政府治理的基本特征,以及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主要模式。提出未来的政府治理模式不是在这些治理模式中间做出选择,而是在充分吸收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寻找一个适应后工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完善协调功能和更强免错能力的政府。  相似文献   
697.
现代行政法治要求政府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塑造,充分达到善治的功能。国务院制定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凸现了在特殊情况下服务型政府应具有的现代行政法治的善治功能,及其能动积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等新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698.
广西区内群体性事件现状、特点及诱因表明,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制约平安广西建设实效的重要因素。善治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可以引入对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通过加强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建设,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互动、共同参与的善治模式,能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69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而治理有效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治理秩序基础之上.建构基于法治的乡村治理秩序,是从善秩到善治的关键,其取决于村内部治理秩序和村外部治理秩序的良性运转、协调与平衡.逻辑框架在于:村内部层面,村民依法自治、依法用权维权;村外部层面,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治理法治化;协调与平衡层面,良法善治、缘法而治...  相似文献   
700.
黄庆杰 《桂海论丛》2003,19(6):72-75
文章从实践和理论出发 ,在归纳新公共管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总结对新公共管理在理论基础、价值追求、公私差异、具体政策等方面的批评。而“治理”和“善治”理论 ,在学科基础、价值选择、公私部门关系、运行机制等方面能够纠正新公共管理的偏颇 ,补充其不足 ,可以成为新公共管理的替代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