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冰  邵乐韵 《人事天地》2007,(10):40-40
“宁财神”是上海人,本名陈万宁,过去喜欢《倩女幽魂》里张国荣扮演的宁采臣,也把自己的网名定为宁采臣;但发现重名太多,遂改为宁财神。他大学专攻金融专业,做过期货生意,破产,后转行设计和写作,成为中国第一代网络写手的领军人物,成为著名文学网站“榕树下”的编辑。他写出了风靡2006年的古装喜剧《武林外传》。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即将解放时,有个49岁的喜剧性人物叫赵祖康。从1949年5月25日至28日,他只当了4天的国民党上海市长。正是他完成了中国现代史上绝无仅有的快速政权交接。  相似文献   
13.
在明清两代剧坛上,出现了大量抑圣为狂、长歌当哭的抒愤喜剧。作为文人喜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剧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诙谐尖刻,以嬉笑怒骂代穷途之哭,在深刻戟刺封建末世黑暗现实的同时,真实地记录了剧作家的创作心态与主体意识,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 ,新文化界人士对于中国旧剧及其观念的批判进入了新阶段 ,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总体性、彻底性和建设性。这些特征直接影响到中国喜剧观念现代转换的方向 ,不仅为其带来全新的思想质素 ,而且直接促成其在 2 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丁宇 《两岸关系》2015,(2):59-60,58
<正>被戏剧界称为"每根汗毛都在演戏"的金士杰,今年64岁,是编剧,是导演,也是演员。是台湾现代剧场的开拓者及代表人物。他特立独行,淡泊名利,却对戏剧情有独钟,对于表演艺术始终有自己的坚持。这是一部关于告别的作品此次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改编  相似文献   
16.
报账     
正学校那辆豪华大巴的车胎爆了,校长对司机小刘说:"赶快把车胎给补了,别耽误大家上下班。"车胎很快就补好了。小刘告诉总务科长,花去修理费1000元。总务科长对财务科长说,修理费花了1500元。财务科长向校长汇报:"按照您的指示,车胎已经补好,修理费共计3200元。"校长一听,怒道:"一个车胎就花费3000多元?你去给我调查一下,看谁在以公谋私?"财务科长转告总务科长:"有没有搞错?花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激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空前发展的时期,更是寓言文学兴盛的黄金时代。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先秦寓言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比兴的运用;意蕴的朦胧美;幽默讽刺的喜剧美;人格化的手法。  相似文献   
18.
一彤 《人事天地》2007,(1):34-35
举世闻名的幽默大师查理&#183;卓别林在舞台上饰演流浪汉的角色,生活中却被邻人美誉为“贤孝绅士”。他虽出身寒微,却与母亲及兄长情深似海,在贫穷而贯穿爱意的家庭里,同样演绎着令人捧腹且耐人回味的亲情故事。  相似文献   
19.
疼痛难免     
薄荷 《新民周刊》2022,(12):80-80
这二年以来,我瞧出点儿意思,贴着喜剧标签的影视作品都不怎么喜剧:比如挪威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又比如BBC的剧集《疼痛难免》。固然它们的台词和节奏都带着喜剧的潇洒轻快,但根底里依然是千山独行的冷寂,其中的喜剧元素如同从林木间偶尔传来的一两声呼哨,虽然清越,到底只是辽远的背景音。《疼痛难免》是个医疗剧,人物塑造不出一般医疗剧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5):103-105
随着2011年高考成绩的发布。要不要公布高考“状元”身份,成为连日来的热点话题。按理说,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各地不要对高考考生的成绩进行排名,但实际情况是,一些省市、一些地方仍旧照炒不误。好政策难落实,暴露出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之艰难.教育改革任务之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