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58篇
中国共产党   1421篇
中国政治   1410篇
政治理论   945篇
综合类   69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思想处于黑格尔思辨理性阶段,其对共产主义的看法仍受到理性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影响。因此,对此时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表现出既否定又肯定的矛盾态度。然而,思想中不断增长的革命因素和唯物思想使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共产主义的同时,也洞见到现行共产主义学说的将来意义。马克思已经看到,共产主义绝不是置于抽象理论上的干瘪口号而是现实的运动,它是立足实践并以工人阶级利益为出发点,为实现工人阶级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解放产生的运动。坚持实践基础之上的人民立场、追求工人阶级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真谛,也是检验和衡量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实践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72.
在当前关于全球正义的论辩中,诸多不同阵营的学者著书立说,而马克思的理论却不显见。挖掘马克思的思想资源参与全球正义论辩,是一次重要尝试。这既可以从实然的角度准确阐释全球化的本质,又可以从应然的角度思考何种方式才能真正地达致全球正义。纵观马克思的理论,他的视野不局限于一国或某一区域之内,而是主张"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面对棘手的民族问题,他既承认民族文化、历史和语言具有的重要性,又指出民族问题的产生实际上同不公平的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相关。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但是他肯定不满足其他全球正义论者的谋划,而是致力于消除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超级剥削"和更好地促进和实现人类繁荣。  相似文献   
73.
关于社会形态问题,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转向。马克思早期主要剖析以英国为"样本"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侧重于在静态分工和所有制的角度下解读社会形态结构,在动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视野下把握社会形态演进,初步形成了分析社会形态的理论框架。马克思晚年着重考察东方社会农村公社存在的普遍性、内在的二重性及其未来的发展命运,在宏观上完善对原初社会形态的认识,考察社会形态的不同演进路径,在微观上分析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独特的历史境遇及其新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关社会形态问题的新认识。正确理解马克思晚年关于社会形态问题的空间转向,明确割裂马克思思想整体性的理论本质,阐明马克思晚年在社会结构、动力和发展道路方面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把握马克思思想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74.
"塔克—伍德命题"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有理并且正义,极力塑造拒斥正义的马克思幻相,给人们留下了模棱两可的乱象和自相矛盾的错觉,使正义的马克思被遮蔽在赞成剥削正义的迷雾中,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经久不衰的正义争论。实际上,马克思以正义之剑剖开资本剥削隐藏的秘密,以革命的激情谴责和抗议资本主义并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的正义王国,他既是正义的批判者,也是正义的建构者。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交易正义、分配正义和生产正义的解剖和归谬,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把资产阶级的正义言说抛在历史的深渊予以掩埋,彰显了内在批判与外在批判、事实批判和价值批判、整体解构与立体建构的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以批判的武器还原正义的原相,奠定正义的根基,以期通达正义的王国。  相似文献   
75.
5月24日,由中共武汉市委党校主办的武汉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座谈会在汉召开。全市党校系统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媒体对相关学者专家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76.
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决不会”思想是对“两个必然”思想的补充与发展,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仍然没有过时.我们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教条式”的理解,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本人的世界历史观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晚年曾设想俄国“跨越卡夫丁大峡谷”;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对于扩张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限度,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更大限度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是规律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俄国和中国革命正是抓住了特殊的历史机遇,使本国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77.
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及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状况,使当代核心价值观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对此有建设性的任何思考,都离不开对时代状况的深刻反思与批判。马克思宗教思想及其现代视域对当代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是:原则立场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建设方向上,要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信仰,又要合理对待宗教;建设路径上,既要扩大社会建设的成就,也要积极转变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78.
刘舒洁 《人民论坛》2015,(5):199-201
在马克思消费理论中,马克思不仅对消费内容进行分类,还分析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适度消费观等理论。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扩大消费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如果能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指导来探寻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对策措施,对当前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视阈下的义利观: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下的重义轻利,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重利轻义,自由个性阶段的义利统一。义利统一是马克思义利思想的主要特征。正确的义利观和马克思义利观之间是一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正确的义利观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义利观的研究成果,同时又结合新的实践对之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义利观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0.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考究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规划未来美好生活蓝图。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视野中,美好生活思想包含五个维度的整体逻辑架构,即经济维度上在彻底扬弃异化劳动中摆脱人的物役状态,政治维度上保障公平正义捍卫人民的主体地位,社会维度上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达到人际和谐,文化维度上充分满足多元化个性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维度上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科学梳理和全面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美好生活思想,从中汲取理论资源和实践启发,可以更好地内化和外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