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222篇
中国政治   208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4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曾印泉 《理论视野》2013,(2):I0001-I0004
许亦农(1919-2011),回族。江西南昌人,号邻竹庐主,无梦,晚号毅园。少年家境不裕,未得就学。弱冠投珠山刘小轩门下学治印。抗战期间,避乱广西全州,得太仓钱十严先生教益,  相似文献   
192.
海涵 《法制与社会》2010,(14):174-175
众所周知,回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并以其"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著称于世。这种分散分布是随着唐元两代随着回族的经商、屯田和明代的战乱而最初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又由于回族较强的适应性,使得回族可以广泛分布并能顽强存活下来。我们研究回族之所以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原因,历史原因是最要的一个因素,经济方面和回族自身特性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促成因素。  相似文献   
193.
回族女性在经济变迁进程中,她们的视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在家庭生活,而且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都展现出她们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文仅回族女性经济发展变迁来考证回族这一民族特点。证明回族女性经济发展变迁是回族社会适应周围环境及社会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4.
195.
银川市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全市总人口165.4万余人,回族43.3万人,占总人口的26.2%,其他散居少数民族2.6万人。回民居住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17个、村118个,有6个乡镇、71个村回族人口达到90%以上。回族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银川市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高度重视做好民族工作,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96.
姚继德 《今日民族》2010,(11):38-41
彩云之南,山水多姿,峰峦俊秀,江河棋布,雄关漫道,沃野星缀,气候立体,物产丰腴,民族众多,文化璀璨。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26个世居民族,村落交错,阡陌相出入相友,言语互他们勤劳智通。  相似文献   
197.
努力营造浓郁的回族—穆斯林文化氛围,是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把宁夏打造成中国面向穆斯林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基础性工程,对于突出鲜明的回族特色和增强世界穆斯林国家的认同感有重要作用。为此,应当以显性化、普遍化、规模化、日常化为原则,以具有可视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载体为着力点,采取有力措施,从建筑风格、服装服饰、饮食居住、艺术文化、节日文化、文字语言等方面努力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98.
黄斌 《政协天地》2010,(7):18-19
澎湖是早期大陆拓台先民移居台湾的踏脚石,岛内现有居民中85%的祖籍地都在闽南泉州。位于马公市中央老街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这口"四眼井",是澎湖先民休养生息的生命之泉。  相似文献   
199.
清真寺小考     
在我国,回族和其他九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十分崇尚清真。“清真”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含“清净无染”、“至清至真”、“纯净洁朴”之意。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有“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指出“清真”意为纯净洁朴、无尘无染。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一首赞美友人裴政的诗中写道:“韩生信莫彦,裴子含清真”。宋代诗人  相似文献   
200.
《共产党人》2007,(7):51-52
回族学者十分重视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事业,其中之一就是报刊、出版业。民国时期,回族民间的报刊出版达到了鼎盛时期,先后出版了数百种报纸杂志,涌现了不少报刊界的拓荒者和知名人士。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回族精英活跃在新闻传播界,为新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了很多为人民群众所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