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118篇
世界政治   1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9篇
法律   1930篇
中国共产党   1968篇
中国政治   2437篇
政治理论   719篇
综合类   87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907篇
  2011年   1015篇
  2010年   860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两个相辅相成的基本内容——发达的经济和社会公正。表现在社会结构中就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的权益,都应一视同仁地去尊重和保护。而对“弱势阶层”的社会关怀,更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民主、文明程度的基准。国营企业下岗失业职工这一群体的形成和日益“边缘化”问题,是我国经济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政策和体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下岗失业职工愈来愈严酷的困境1994年、1995年大面积国企职工下岗以前,我国许多行业(军工、煤炭、林业…  相似文献   
132.
王福华  张士利 《法学论坛》2005,20(6):105-109
从我国民事诉讼领域观察,回避制度在回避原因、适用程序两个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在实践中导致侵害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后果。有必要对我国回避制度进行规范分析,并对司法实践运作状况加以考察,对民事诉讼回避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33.
城市中的街道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而目前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存在着几个突出的制约因素:弱势群体扩大造成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街道社区的管理能力偏弱,社区自治功能不强。因此,构建和谐社区着重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人际关系和谐;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自治功能,促进社区管理工作的和谐;三是加大街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活环境的和谐;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4.
浅析中央银行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导向后,货币政策逐渐显露出来。但在我国货币政策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其效果受到一定抑制。本文就央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进行了一些本质分析,并对协调二者关系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35.
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主要有: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由诸多矛盾组成的复杂系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要通过发展"三大文明"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36.
谭玉和 《当代广西》2007,(20):44-44
随着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进一步调整,社会矛盾增多,特别是项目建设引发的征地拆迁问题、土地矿产等资源配置中引发的权属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与“三大纠纷”相互交织引发的农村群体性矛盾以及弱势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在快速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7.
美学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4,30(1):82-87
人类审美个性与其普遍性文化功能是德国古典美学两主题 ,其间存在的逻辑矛盾与历史张力以及其审美个性研究的不够深入 ,都深刻地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美学。以宗教为参照 ,可以深化审美个性研究 ,则审美是人类追求即时性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审美感性是物质感性、具体感性和即时感性 ,这些决定了审美乃人类精神生活起点、大众文化之典型代表。审美是最世俗的人类精神活动 ,美学则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 ,这当是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确当起点。在拓展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上 ,审美较科学、宗教、哲学均远为逊色。  相似文献   
138.
腐败--社会整合机制内部矛盾的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期社会整合机制内部法律整合、组织整合和道德整合三种主要整合方式彼此之问功能不和谐,各整合方式内部次因素彼此之间也存在诸多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既是腐败得以滋生蔓延的社会温床,又是腐败难以遏制和根除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139.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是合力作用下的产物,但经济变迁于其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一方面,经济发展推动下的技术革命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的不平等及其所导致的政治上不平等,极大诱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而网络正以其自由的特性成为矛盾宣泄的所在。  相似文献   
140.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与市场营销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相联系,案例教学法成为市场营销学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案例教学法具体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对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