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75篇
工人农民   42篇
世界政治   1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2篇
法律   772篇
中国共产党   802篇
中国政治   1309篇
政治理论   655篇
综合类   110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农村法治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多年来农村与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差别决定和影响着中国法制建设的二元状态。鉴于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农村人口众多和农村社会主体法治意识不强等原因,农村法治在社会整体转型的特殊时期面临着法治困境,需要我们从整体性和差异性着眼探寻现代农村法制建设方略,以期加快我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992.
美国反恐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反恐政策经历了从早期否定性威慑到里根时期惩罚性威慑及至后冷战时期预防性攻击的演变.美国反恐行动的力度虽然日渐加大,但它面临的反恐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993.
美国制宪者关于"麦迪逊式困境"所涉及的两个不同原则(即多数统治与少数权利)之间相互抵牾的态度,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既不相信多数,又不信任少数",而应当被解读为"既依靠多数,又怀疑多数"。此即"麦迪逊式困境"的重新解读,其思想意识根源就在于洛克式自然法理论遭遇了美国制宪者立宪的现实主义观。这种困境的解决,最终是由民主过程与司法过程共同予以完成的,仅凭司法审查制度的运作,无法消解多数与少数之颉颃态势。  相似文献   
994.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一个理想目标模式,无论是在政府实践工作层面,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层面,服务型政府建设都是一个热点问题,由于服务型政府模式本身存在着逻辑悖论与学理矛盾,再加上中国的特殊国情,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验与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行理性反思,分析矛盾,扬长避短,这对于加快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从“囚徒困境”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囚徒困境”(thePrisoner’sDilemma)是 1950年由社会心理学家梅里尔·M·弗勒德、经济学家梅尔文·德雷希尔提出来的。它的内容是这样的 :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 ,分别在不同的屋子里被审讯 ,他们被告知 :①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后 ,各判刑五年 ;②如果两个都抵赖 ,各判刑一年 ;③如果其中一个坦白后 ,另一个抵赖 ,则坦白者被释放 ,而抵赖者被判刑十年。该情况可用如下矩阵表示 :囚徒A囚徒B坦白抵赖坦白 - 5,- 50 ,10抵赖 - 10 ,0 - 1,- 1  其中第一个数表示的是囚徒A的支付 ,第二个数表示的是囚徒B的支付。在…  相似文献   
996.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及乡村自身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良政善治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复合治理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着公序良俗失范、经济发展衰败、自治制度空转、德法共治失灵、能力作风低弱、服务保障不足等困境。为此,要加强新时代乡村治理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7.
998.
乡村治理的困境:经济能人向霸痞经济人的蜕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市场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活跃在乡村层面的一批经济能人在政策利好背景下从单纯的经济领域走进了乡村权力系统。然而,商人的逐利本能和权力集中的结合,使得一些经济能人在带领当地群众致富的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发生变化,成为号令一方、独占一隅、追逐非法利益、人数众多的霸痞经济人。由于这类经济人的实际控制人既具有乡村权力系统正式代表的身份,又具备当地经济力量核心竞争力的能量,并有相当数量的当地群众粘连在利益共同体之上,所以使得这类经济人在乡村治理中陷入要不得也舍不得的尴尬境地。尽管有群众得实惠的一面,但是其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政治认同离心力的腐蚀却是潜在而现实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以保持乡村的稳定。  相似文献   
999.
党内法规执行力是指将党内法规作用于现实生活,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党内法规执行力来源于党内法规本身,也来源于人员素质和奖惩制度.目前我国党内法规存在一些困境,具体表现为党内法规本身存在不合理之处、执行主体敷衍执行、适用客体对党内法规的认同感低等情况,为走出目前党内法规存在的困境则需尽快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的合理性,引入评价机制对执行行为实施监督,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00.
《学理论》2015,(24)
近年来,随着我国失独家庭的不断增多,受生存本能的驱动,失独父母上访的案例也不断增多,但是大多数上访均以失败而告终。基于此,以田野调查为支撑,以社会行动理论为视角探讨其上访行为的类型及其面临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