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91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2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2011年4月18日,匈牙利国会通过了名为《基本法》的新宪法,限制国债增加首次被写入宪法。新宪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生效。新宪法规定,只要国债规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政府预算法案就必须包含削减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内容。除非国家经济出现持续大幅度衰退。新宪法同时对宪法法院的权力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32.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国债的持续发行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及国债风险。日本政府为了实现财政健全化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20世纪末期的两次财政改革,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当时及其后国债政策的运用。当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影响到了改革的进展,使改革出现了一些反复。  相似文献   
33.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战后六十年来的首次衰退,为了应对这一全球化时代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前不久美联储宣布购买最多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和8500亿美元与“两房”相关的抵押债券。这一非常规调控手段立即引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新一轮动荡。那么,从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经济刺激计划的安排到大举印刷钞票,  相似文献   
34.
论国债回购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债回购风险控制规则必须在现行交易规则风险控制规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债回购法律推定规则、经纪合同规则和风险责任规则。  相似文献   
35.
《时事资料手册》2007,(4):50-5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9日审议批准了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这是国家继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银行后,再次通过特别国债的方式解决重大金融问题,这一调控措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几大热点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给予正面回应。  相似文献   
36.
国债市场是中央政府为平衡财政收支而以信用手段筹集财政资金的主要场所,是金融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进入现代市场经济,国债市场在财政控制当中的信用杠杆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研究国债市场发展的策略也成为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37.
金融危机凸显了政府的作用。危机一来,人们强烈要求政府救市、救企、救人,政府俨然成了救世主。这不难理解,因为政府是国家唯一有全面法定权力的机构:可以印钞票、发国债,可以制订政策,可以进行干预、管理等。正是有了这些特权,  相似文献   
38.
2011年8月初,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以下简称"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评级。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和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在美国评级下调过程中无疑将会受到负面影响。然而短期内美元的国际地位难以替代,目前并不是减持美国国债的时期。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有必要加快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39.
美国政府明知奉行与其他国家相比更高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战略,在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和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的国家的外汇市场上,必然会造成美元币值高估的局面,进而对美国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却要长期坚持实行较高通货膨胀率的经济政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中出现巨大逆差,但中国大量购买了美国的国债,为了避免已经购买的美国国债缩水以及中国经济二次探底,中国要慎重地选择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策略,并加强对所购买的美国国债的合同管理,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加强中美经济对话,协调货币政策,敦促美国取消一些限制出口的政策。  相似文献   
40.
涂永红  吴雨微 《理论视野》2013,(9):32-35,57
本文从国债期货的特性和基本功能入手,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的实践,深入分析国债期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