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70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正>60年前的中国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它刚刚从近一个世纪的内忧外患中走出来,恢复了国家主权,摆脱了那些悲惨的历史: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运动,国民革命,军阀割  相似文献   
322.
王春华 《世纪风采》2009,(10):41-4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323.
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党的马英九先生已于今年5月20日宣布就职,其所发表的“就职演说”,总体上是好的,各方对于他充满期待。自1949年以来,两蒋主政台湾近40年,李扁主政20年。从“两蒋”到李扁,这是一个转折点,两岸由“争天下”到“分天下”,即由“正统”之争转向“主权”之争,由“一个中国”之争,转向“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之争。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会否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两岸将由“两个主权实体”之争,再转向“一个主权实体”之争,并进而转向一个新的统一的中国呢?这是大家非常关注和期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4.
黄宗华 《长白学刊》2008,(4):125-129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国共内战进程及结果的原因分析是趋于政治化的。新时期以来,对其分析渐趋客观,但更多的是从硬实力的彼此消涨来分析。软实力似乎无形和无关紧要,但它是决定竞争结果的根本因素,没有软实力的硬实力不是真正的实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民党的失败是在软实力上败于共产党。  相似文献   
325.
荆杰 《党史文苑》2008,(5):20-21
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中国政府不顾战后国内物资极度缺乏的现状,仍然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将滞留在东北的百万日本军人和侨民遣返回国,彰显了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高贵品质,彰显了中国政府"睦邻友好"的大国风范,更彰显了国共两党"求同存异""共同合作"的大局观.  相似文献   
326.
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暨“两岸关系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目前在武汉举行,会议围绕国共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7.
杨汉强 《党史文苑》2006,1(9):15-16,24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都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政党,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左右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步伐.两党有过成功的合作,也有过长时间的分裂和对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对此已有过评论.本文从国际关系变化对国共两党关系发展变化的影响的角度探讨国共两党合作与分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28.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从保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当时虽然国共和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日军、国民党军的特务经常潜入延安破坏捣乱,土匪地痞也动辄滋事,延安的社会治安秩序并不安定。  相似文献   
329.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分别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率二支队各部相继到龙岩白土会合。中共闽粤赣边省委机关也进驻龙岩白土。  相似文献   
330.
枣园新歌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 8公里处, 1944年至 1947年,这里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中共中央在此期间,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军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同时,这块土地还记录了毛泽东等领袖人物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许多感人故事,最深刻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这块昔日的圣地情况如何,请看—— 农历正月,记者踏着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