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4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勤 《重庆行政》2008,(5):92-93
一、引言国家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不含港澳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  相似文献   
42.
迟兰 《精神文明导刊》2003,(2):39-41,3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已胜利闭幕。党的十六大提出: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要遵循报告所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总体要求。具体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坚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3.
如何有效处置不良资产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资产证券化作为市场化的融资工具,有助于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文中首先阐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处置情况,进而提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案,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说明了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提出了解决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进而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及其员工必须转变其原有的身份观念,这具体表现为作为现代企业及其员工所应有服务观念、竞争观念和风险观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45.
商业银行薄弱的管理和治理结构会引发储蓄和信贷危机,从而给政府造成巨大的成本支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经济市场化与内部管理非公司化的矛盾,其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是以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来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全面推进之时,如何防范金融机构的腐败问题,如何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是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历了长期的、阶段性的演变过程,有其自身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规律。我国金融监管的一大问题是静态化、事后化、强调行政审批和管制,缺少动态的、预警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市场化处理方式。应该说,这是在转轨时期,中国金融领域存在的特有的体制现象。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应建立一套有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监管的体系。  相似文献   
47.
郭闻 《法人》2006,(2):46-48
一旦上市,中行作为第一家整体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而将载入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册,肖钢将成为领导国有银行走向海外市场的最年轻的银行家  相似文献   
48.
关宁 《长白学刊》2004,(5):83-84
防范不良资产的重点不在其产生后如何处置,而应着眼于贷款前的风险源头控制.这就需要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实施信贷政策的导向机制;坚持稳健的经营原则,把好信贷审批投放关;建立客户评价系统,完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推行客户经理制、落实信贷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49.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 ,只是迈向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步 ,而不是全部。这是因为 ,现实当中还有许多因素在制约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即使是不良债权的化解也是如此。文章最后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融合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0.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往许多改革措施都没有收到理想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今后的改革在战略方面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这些问题上 ,西方的超产权论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与市场竞争机制的培育结合起来 ,共同围绕优化治理结构这一贯穿改革始终的“主线” ;如果不积极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 ,营造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 ,其他任何改革措施都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