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28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10篇
工人农民   189篇
世界政治   10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6篇
法律   12895篇
中国共产党   2598篇
中国政治   7743篇
政治理论   1065篇
综合类   4492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538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788篇
  2014年   2049篇
  2013年   2314篇
  2012年   2381篇
  2011年   2545篇
  2010年   2106篇
  2009年   2316篇
  2008年   2515篇
  2007年   1881篇
  2006年   1661篇
  2005年   1244篇
  2004年   1220篇
  2003年   1166篇
  2002年   959篇
  2001年   753篇
  2000年   760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郝小江在大自然中,植物会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发生变化。上亿年的优胜劣汰,让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植物或消失或产生新的变化。如何科学解读植物在防御天敌和适应环境时自身所合成的产物?怎样才能持续地利用好植物资源?"解析植物的化学语言"成了郝小江终其一生的追求。40余年来,郝小江率领科研团队从植物中获取新天然产物1400余个;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分子骨架独特、结构复杂的虎皮楠生物碱研究;发现抗肿瘤、抗病毒、神经保护等活性成分35类,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33.
《实践》2020,(1):56-5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担使命、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大对黄河大保护的支持力度,助力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4.
张灿 《法庭内外》2020,(4):42-44
以脱口秀为主要内容的网综节目,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这一发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的西方语言表演形式,近来在中国似乎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相似文献   
35.
《浙江人大》2021,(2):56-57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杭径山镇小古城村考察调研时,作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径山镇始终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砥砺前行,以实干有为担负历史使命,奋勇争当新时代乡村振兴排头兵和示范地。狠抓生态保护,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牢牢坚守生态红线,加快建设"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美丽田野"的全域大美格局。  相似文献   
36.
改善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的刑法司法解释存在立法化倾向,给刑事司法实践平添了诸多难题,而学界针对此提出的加强法官解释的种种主张,又因条件的限制而难以付诸实践。面对此种悖论与困境,提出了一种别样的个案解释方案,即办案法官在处理刑事案件适用刑法遇到疑难而向解释机关提出解释请求时,由解释机关就该案所涉及的疑难刑法规定作出的个别性解释。这种解释仍然属于有权解释,但它的机理汲取了判例法的营养,故它既有利于刑事法制的统一,也有利于发挥法官的能动作用,还有助于法院刑事审判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37.
关于犯罪客体的几个问题(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加以区分,犯罪客体不是具体的人或物,并不违反哲学原理。说马克思1842年的著名论断是传统犯罪客体理论形成的理论根据,其证据尚不充分。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利益是一个关系范畴,用它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难以避免法益概念的精神化。保护客体、犯罪客体与侵害客体各有其含义的规定性,使用时应注意场合。  相似文献   
38.
本文探讨了法律全球化下刑法的现代化及其功能的转变问题 ,认为对刑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本质都须作整体性的反思 ,起码要做重新的定位 ,这应该是刑法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只有那些具有同一化、实体化、可操作性的法律才能成为全球化的法律。作为公法、历来与国家主权联系甚密的刑法 ,其全球化的现实就更为渺茫。但是 ,刑法的全球化是否有必要是问题的核心 ,而不是是否可能。我们认为 ,以人权为核心展开的刑法的功能的转变应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9.
40.
郎胜  张军  姜伟  陈兴良 《中国律师》2003,(12):86-88
郎胜:死刑这个问题,的确是像大家刚才讲的涉及到一个死刑政策的问题,而死刑政策实际上涉及到死刑效果的一个评价问题。应当说,死刑作为一种刑罚手段,一般来说是重于其他任何刑罚手段,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切不能过分夸大死刑的效果,切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死刑如同一把双刃剑其存在负面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有些罪,如不适用死刑,的确很难起到威慑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对于某些罪,对于某些案件,如不适用死刑,也并非不可以,有时候如不适用死刑,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现在回头来看,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实行了慎杀、少杀这样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