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104篇
中国共产党   2504篇
中国政治   1096篇
政治理论   197篇
综合类   1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共福建省委坂里旧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坂里村。1943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加紧进攻闽北地区,时在闽北的中共福建省委面临的形势日益恶化,机关活动非常困难,为了摆脱困境,中共福建省委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重要指示,作出了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2.
杨耀健 《公民导刊》2012,(10):48-49
统一战线对于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有着重要的作用。1 949年11月至1 952年7月,邓小平在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期间,非常重视统战工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先后撰写了《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纲》、《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等著作。同时,他还身体力行,与党外人士交朋友,留下许多统战佳话。  相似文献   
73.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以创办《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及创建进步书刊出版社——生活书店而闻名。而作为著名的政论家,抗战时期,邹韬奋反对消极抗日、争取民主自由的思想,不仅体现在他  相似文献   
74.
重庆,不仅是抗战时期中国的战时首都,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与推动下,在渝各民主党派积极投身抗战民族事业,与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在全国现有的八大民主党派中,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以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都在重庆生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因此堪称民主党派的摇篮。  相似文献   
75.
陕埔 《黄埔》2013,(6):64-64
尹士悦,1913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1936年.在山东齐鲁大学化学系就读的尹士悦得知黄埔军校招生。随即报名,通过考试后成为黄埔军校十期生。1938年开始,尹士悦先后在广西柳州和云南昆明学习飞行.两年后前方需要领航和轰炸员,尹士悦又被安排到“侦炸班”学习。1941年毕业时,成绩突出的他被分配留校,拟任教育副官。但尹士悦认为好男儿应该奔赴抗日最前线,于是主动请缨去空军部队.上抗日的第一线。得到批准后,他随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第二大队第九中队担任轰炸员,实现了“奔赴抗日战场”的心愿。  相似文献   
76.
王文鸾 《前线》2016,(7):92-93
正1946年6月,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对于这场战争进程,毛泽东同志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结果仅用了三年时间就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究竟依靠什么迅速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呢?首先,土地改革是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同志指出:"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可见土地改革是  相似文献   
77.
王晶晶 《廉政瞭望》2012,(16):74-74
钱奖耀先是输给了伤痛,接下来,又输给了岁月。这个来自广西的国民党二等兵,在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于后方医院病逝时.只有23岁。  相似文献   
78.
高荣伟 《侨园》2012,(2):60-61
父亲和舅舅一个生活在大陆,一个生活在台湾.他们分别在一个炎热的夏季和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走了,留给我的是无限的伤痛以及无尽的哀思……年幼时,我常坐在冬夜的火塘旁,听家人述说着关于父亲和舅舅的故事,品味着他们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艰辛.从小时候记事起,我就感到低人一等,其原因在于我家有海外关系.父亲兄弟三人,父亲是老小,大伯和二伯在1948年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在大陆时他们两个分别在国民党交通部和教育部任职.  相似文献   
79.
1992年7月18日,在邓颖超同志的遗体火化告别室外,我见到一位银丝满头的老太太。老人悲泣着一边挪动着自己的身体,一边十分刚强地用左手拄着她那根拥有4个抓地爪的特制手杖,慢慢坐上轮椅,由与她同来  相似文献   
80.
丘行 《当代广西》2012,(4):36-37
1949年9月初,我在桂林结束了“地下党校”的工作后,地下党城工委书记陈光同志派我回柳州工作。我怀着迎接新战斗的喜悦心情,回到了柳州。和组织接上关系后,便到柳城县山田村隐蔽并从事动员、组织农民武装,配合即将南下的解放军解放柳州的工作。10月中旬,我们发现军统特务到离山田村不远的沙埔活动。经和上级商量后决定,我同另两位同志撤出山田村,我回到柳州市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