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别出心裁“赊”官位 湖南郴州市煤炭机械厂是个国营企业。2002年初,厂里要集资盖房,厂长兼党委书记周丁喜想捞点外快,以免自己出钱。左思右想,决定提拔一个脑瓜灵活的人当科长,让对方“进贡”。为保不出事,他叉想出一计:采取“赊”的方法提拔干部,对方提拔前不送一分钱,提拔后用钱来报恩。他认为这样收“感恩费”与卖官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不少国家出现了把公营企业“私有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发展迅猛,不仅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实行,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采取类似措施。去年,美国国际开发署提供资金,在华盛顿设立了“私有化中心”,并于今年3月召开了有四十多个国家五百名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专门讨论“私有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五十年代末期以来,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都十分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它们不仅用法律规范政治生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而且以法律调整经济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无论罗马尼亚还是匈牙利都在经济领域里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经济法制,在运用法律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创造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现将我们最近访问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所了解和考察的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埃及故总统萨达特自1974年起,全面推行经济开放政策,对纳赛尔时期的经济发展路线作了重大变更。八年来,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埃及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埃及新总统穆巴拉克一上台。  相似文献   
15.
16.
乔棣 《中外法学》1991,(2):21-25
<正> 为适应各自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于1988年6月,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以下简称《租赁条例》),苏联于1989年12月颁布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关于租赁的立法纲要》(以下简称《租赁法》).两国通过立法,用租赁合同形式确立了所有者(出租方)与经营者(承租方)完全平等的民事法律地位,保证经营者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促进生产的发展.但两国具体情况不同,在立法上也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对不同城市近百位退休工人的访谈,重新考察改革前30年国营企业内部的政治生活,重点探讨工厂车间干部与群众之间以及积极分子与普通工人之间的日常关系。本文质疑"新传统主义"理论在解释改革以前中国国营企业内部微观政治生活的有效性,认为干部与工人之间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庇护与依赖关系,但强调当时车间内部的日常权力关系也受到诸多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的制约。文章最后提出"单位社群主义"的概念,用来解读毛泽东时代国营企业的日常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18.
宋志坚 《唯实》2011,(7):95-95
如今称为国有企业的,以前有两个名称: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国营企业。前者是以“所有权”界定的,这企业归全民所有;后者则以“经营权”界定,这企业由国家经营。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06,(9):I0007-I0007
七仙岭农场是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家地方国营企业。创建于1964年,辖有温泉、八村、报什等3个作业区,16个生产连队,总人口1100多人。该场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由原来单一的水果种植业发展成为个以橡胶生产为主,槟榔、红毛丹等热带水果生产为辅,产品加工业和旅游服务业相  相似文献   
20.
林盼 《求索》2022,(4):49-55
既有关于1949—1978年国营企业的研究状况相对薄弱,多数研究也从社会学“单位研究”的视角介入,讨论作为“单位”的国营企业如何在社会管理和物资分配等方面发挥作用。借助企业史研究的视角转换,总结国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作用贡献,了解企业组织的运作过程与方式机制,呈现案例的丰富特征,并将国营企业研究领域与近代企业史发生关联,把握企业管理制度演变历程的整体脉络,呈现前后贯通、内容饱满的国企发展历程,对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理论具有重大意义。政企关系、党政关系、激励机制、国别比较等议题是从企业史角度研究国营企业时值得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档案材料、厂史厂志、口述历史、个人书写以及工业小说等资料在企业史研究中各有其重要价值,构成支撑这一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