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2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2105篇
中国共产党   2543篇
中国政治   3633篇
政治理论   612篇
综合类   8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927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896篇
  2011年   977篇
  2010年   919篇
  2009年   986篇
  2008年   1042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历史上以农业生产为主,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征用农地日益增多.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3年9月,仅嘉兴市区规划区内征地累计就达6.5万多亩,全市累计数则超过25万亩.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安置失地农民,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为此,嘉兴市从1993年开始在市区进行了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土地换社保"为核心的失地农民安置政策框架,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因征地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2.
缓解“三农问题”的五项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要形成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1、三农问题的必然趋势中央1999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中国定位于“最终产品制造业大国”,国外也已经普遍认为中国是21世纪最大的“世界工厂”。以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实际地位,我们客观上只能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保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这种优势实际上产生于农村高达三个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使我们可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长期维持劳动力的最低价格。如果实事求是地从国家的立场出发看问题,这个“优势”是其他照搬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所没有的。因此,假如政府真要彻底打破城乡格局,使得流…  相似文献   
113.
土地制度改革:征地规范化、产权多元化、承包永久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历来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传统农业时代,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是农民的“命根子”。用现代经济眼光来看,土地是一种不能再生的、稀缺的自然资源;是一种可以永续利用的、能保值增值的经济资源;也是一种能够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资源。人类进入工业化、城市化时代,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的功能和价值不断提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土地作为重要的资源要实现最佳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实现土地的价值。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土制度进行创新。土地制度是生产关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没有一个土地制度是永…  相似文献   
114.
晓司 《支部生活》2004,(4):23-23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七届五次全委会和省“两会”精神,省委最近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去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了当前农业形势,全面部署今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目前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发展实现第二次飞跃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证明:适应形势发展,适时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于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6.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模式与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向前 《理论月刊》2003,(9):140-142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新型模式是在新时期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模式创新只能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实现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模式。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坚持“受者有利,让者有依,合理利用,促进发展”的原则,确保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同时,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存在着:(1)农户传统的心理文化因素;(2)土地经营的比较效益;(3)政府的土地政策;(4)城市化过程风险四个因素的阻力。  相似文献   
117.
一、当前我国土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1、我国现行土地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首先,构筑土地法律规范体系核心的综合性法律——土地法还未出台。我国现行土地法律均为单行的管理法,主要强调的是行政机关的分工,对于如何用廉价有效的产权制度来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则较少顾及,没有留下权利主体自由选择的空间。由于土地的开发利用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征,这必然要求有综合性的法律对其调整。其次,立法层次结构不清,各单行法之间的关系有待协调和理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针对不同资源分别单独立法的立法模…  相似文献   
11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支持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19.
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农村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晓山 《政策》2003,(10):7-8
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城乡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则更大,对农村形势不能过于乐观当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已不在农业和农村本身,而在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体制和大的政策导向只有深化改革,构建具有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国家政策框架,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0.
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注重经济政策的调整而忽视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 ,可能是我国农业不能长期稳定增长的症结所在。文章先提出一个产权分析框架 ,揭示产权的基本内涵、主要功能以及产权制度的变迁 ;然后用这一框架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具体特征 ;最后 ,提出农民拥有自由转让的土地产权与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不矛盾的 ;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只能建立在产权流转的基础之上 ,当前应努力为土地产权流转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