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302篇
中国共产党   337篇
中国政治   677篇
政治理论   210篇
综合类   3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肩负着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双重任务的警察院校在教学培训中可从五个方面提高警体教学水平:正确分析教学对象,使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整合公安教育中各方物力与财力,使教学设备发挥最佳效能;探讨教育规律与过程,丰富教学方法;发挥人才优势,进行教学科研课题攻关;均衡师资结构,达到教、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道德生活世界表现为各种道德力量的冲突与制衡,其调和与秩序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各种道德力量在相互妥协与不断博弈,以期达到一种道德均衡状态。所以道德均衡的核心在于道德力量的制限,而人格塑造的前提也是道德制限,主体的道德均衡自然造就限制下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政治背景下,利益的分化与冲突更多的是以一种不断强化的群体形式加以体现的.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急速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利益的分化、博弈与失衡现象.由于社会缺乏稳定、公平、有效的制度约束与制衡,利益分化必然是不规范的、利益博弈必然是不对称的、资源占有必然是不均衡的.这样一种利益分化的失衡对转型期公共权力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使公共权力必须反思发展路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升自身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制约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因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征社会保障税是一种较好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 ,但是我国目前开征社会保障税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要顺利开征社会保障税必须完善开征该税的法制环境 ,均衡量能负担与公平原则 ,合理界定纳税人范围 ,提高就业水平和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经济聚散均衡与政府行为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进程的内部运行机制是通过微观主体追求比较利益、互补利益和选择利益,重新配置资源和经济要素,使经济不断地处于聚集和扩散的动态均衡。这种动态均衡的内在机理在于聚集要素内部之间和扩散要素内部之间要保持局部均衡,同时,聚集要素与扩散要素之间要保持一般均衡。因此,政府行为是积极创造条件,清除各种障碍,保证经济聚散均衡机制的充分运行,顺利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与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问题是决定中国现代化进程快慢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中国社会历史性变迁和政治稳定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农民在国家工业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并从适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战略、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隐性失业、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以及推动农民自我改造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前瞻性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的年代里要建立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是建立一个利益均衡的社会。利益均衡当然并不是你吃馒头我吃饼的平均主义,但也不能是公仆的年薪20万,而低保者每月的200元都不能按时拿到的利益悬殊社会。特别是由于政策不公正而造成的利益不均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仅以公务员为例。报刊上曾介绍过发达地区的廉政保证金制度。这是典型的在制造不和谐。都是一样在党旗下宣过誓的人,同一个共和国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处级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华红 《理论探索》2005,(4):111-1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最深厚的基础在于社会公平与利益均衡,而社会中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以及产生的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城乡的二元分治和城市化进程的缓慢等。制度保证是实现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20.
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现状,不仅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关系到"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保障、监测与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