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215篇
中国政治   200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来信摘登     
《时事报告》2007,(4):63-63
莫把“恶搞”当时尚 2006年,恶搞大行其道,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成“恶搞”的命运,想恶搞的人进入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境界”。审视恶搞,其实就是一种扭曲甚至畸形的社会文化,颠覆着传统的文化道德。网络上的自由言论权是有限制的,有两条线不能突破:一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底线不能突破;二是法律的红线不能突破。  相似文献   
92.
家庭暴力和婚姻家庭的伦理底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丽 《政法学刊》2004,21(5):21-23
夫妻之间产生的家庭暴力是一种不对称的暴力行为。其可分成硬暴力和软暴力两种不同形式。而后者的行为同样令人发指,它所带给夫妻双方的伤害更为隐密和持久。如果说硬暴力是一个和法律密切相关的问题,那么软暴力似乎只是一个和婚姻伦理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狱思撷拾     
在迎接与参与监狱体制改革之际,我们要做的另一件事情也许是清醒而认真地清理一下地基,看看我们双脚所站立的大地实况。只有弄清楚我们现在究竟站在哪里,才能知道该往哪里去。我们不应该再把我们所钟爱的观念、理想、制度笼罩在美丽的迷雾中,以为好的全都是好的,没有任何缺点,没有丝毫需要我们警惕,加以防范或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94.
刑法守护着社会最后的道德底线。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人往往会面临着从生理上到心理上的最严厉的处罚。正是因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如何认定一个人(这里主要讨论自然人,单位犯罪暂且忽略)是否违反刑事法律,这个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就是这方面的程序,有人曾这样高度评价《刑事诉讼法》,“新《刑事诉讼法》的诞生,标志中国对犯罪人人权的保护以及审判方式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的确,刑事诉讼实际上是一个公民与国家抗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95.
《学理论》2015,(24)
伴随着司法改革不断深入,"员额制、立案登记制、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等司改新举措纷纷出台,全国司改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作为法院的构成主体"法官队伍"却涌动着转岗离职潮,法官队伍的"逆淘汰"现象大有越发严重之势,关于法官的"逃离"与"坚守",本文从员额制改革、法官职业现状、法官的内外部压力以及法官"逃离"的心结本质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6.
薛万泉 《党建文汇》2002,(16):40-40
20世纪50年代初,亚洲的东方爆发了一场震惊全人类的抗美援朝战争。在这场捍卫人类和平的战争中,的位名叫张立春的战斗英雄,他因率领“打不垮的硬八连”坚守上甘岭而名扬朝鲜战场。署名军旅作家魏巍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97.
秦俊勇 《小康》2006,(9):52-54
《金瓶梅》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特殊地位和影响。政府在利用“金瓶梅”开发旅游资源,是否越过道德底线?当地群众怎么看?  相似文献   
98.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一部嗜血的电影。联系其他几部同样嗜血的所谓“大片”,包括《夜宴》、《十面埋伏》、《无极》等,真的怀疑中国的大片是否到了嗜血成性、靠喝血赚钱的时代。好的艺术不是用金钱堆积出来的。好的电影不等于奢华的场面和视觉的盛宴,更不是暴力和性的简单相加。真正打动人的总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东西,是那些简单却永恒的人生哲理,是真正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故事,包括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国产大片大多喜欢表现所谓复仇的主题,但是,所有复仇者和复仇对象、统治者和造反者、权威和秩序的代表者或颠覆者、挑战者,他们在使用暴力进行复仇的时候几乎没有正当理由。必须指出的是:脱离了道德制约的暴力叙事且有严重的社会文化后果.是对人娄基本文明规则的违背.  相似文献   
99.
陈青松 《理论月刊》2007,3(1):183-185
道德底线主要是指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不能违反的基本的规则和不能逾越的基本界限,是维系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的道德标准。面对现实生活中经常被突破的道德底线,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今天的中国人提供了应当选择的荣辱观和道德操守,是当今中国社会必须遵循而不能逾越的社会道德底线。我们应当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教育、实行社会公德法纪化、建立严格的社会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强者带头示范等举措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守社会主义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00.
《理论与当代》2006,(7):59-59
景天魁在5月29目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内地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社会分化加剧,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极易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对公平的社会诉求将会明显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实现必要的社会公平,社会动荡会破坏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那么,什么样的公平适合这一阶段的需要?我提出“底线公平”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