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8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766篇
工人农民   300篇
世界政治   11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74篇
法律   2782篇
中国共产党   7482篇
中国政治   13294篇
政治理论   2109篇
综合类   304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895篇
  2014年   2837篇
  2013年   2870篇
  2012年   3199篇
  2011年   3263篇
  2010年   2988篇
  2009年   2567篇
  2008年   2679篇
  2007年   2053篇
  2006年   1821篇
  2005年   1075篇
  2004年   913篇
  2003年   1006篇
  2002年   683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现代城市经济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是特色经济,具有丰富的新内涵。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提炼。  相似文献   
63.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的一个精神亮点,它强调的是标志性的或者内在的价值,使城市充满朝气或具有独特性。任何城市的诞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自然条件,同时也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传统。越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文化积淀越是深厚。在21世纪,面临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城市文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对城市文化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从而采取有力措施,大力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4.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是依据风险理论对城市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对人类自身活动的安全作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工业危险源、城市公共场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自然灾害、城市道路交通、恐怖袭击与破坏和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七个方面.文中介绍了规划指标体系中参数预测方法和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5.
加入WTO给我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经济中心城市治安管理的对策,对推动入世后的公安工作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67.
王才亮 《中国律师》2006,(11):11-11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近些年来,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中的问题十分严重,“征地坑农”,“拆迁扰民”已是难以掩盖的事实,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8.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不转移对物的占有,将其合法拥有或有权处分的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律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从该财产的拍卖、变卖价款中优先得到清偿。其中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本文探讨的在建工程抵押是抵押的一种。《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3条将在建工程抵押定义为:抵押人为取得在建工程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笔者拟…  相似文献   
69.
在当今美国一国独大的现存国际秩序下, 不做挑战者也不做追随者应是中国大国外 交的原则。它的着力点是努力培育和营造国际关系的制度建设。这既包括在现有多边国际机制中 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正当性, 在大国间健全联系机制, 也包括努力培育新的安全机制及相 互协助。中国周边外交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相切点。中国外交应在培育区域安全机制和加强区域 经济合作中与周边国家实现经济依存和安全信任。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