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35篇
中国共产党   987篇
中国政治   1080篇
政治理论   315篇
综合类   5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91.
古往今来.为政者十分看重道德的力量.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论语·为政篇》中说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如果以德治理天下.老百姓就会自觉的服从,像众多的星星朝着北斗星一样。孟子说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德与法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它们的相济互补下.社会才能有序健康发展。孔子日“仁者爱人”.“仁爱”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的核心。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讲.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要培育个人道德魅力。  相似文献   
992.
5月6日,大渡口区检察院与重庆工商大学达成协议,决定从五个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培育优秀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993.
培育和完善以人为本的和谐安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并反复阐述和强调“民生”与“和谐”,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推动者,培育和完善以人为本的和谐安全文化,能够有效地为铁路运输生产注入长久动力,创造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的浓厚氛围,分享铁路科学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94.
何勇 《求索》2004,(1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统一,坚持民族精神教育与改革开放教育的统一,坚持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与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的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弘扬与培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全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协调劳动关系的迫切要求,在产业集群、特色区域和商贸、餐饮企业集中的区县、乡镇、街道积极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培育、涌现出温岭市新河镇羊毛衫行业、南京市六合服装行业、江苏省射阳县纺织产业集群、芜湖市凤凰美食街等一批典型,体现了财贸轻纺产业工会工作的特点,对增强产业工会的维权能力,解决带有行业性劳动关系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行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工会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当代社会诚信培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当代中国出现了普遍性的诚信贬值、信用缺失。如何进一步认识诚信的本质,培育社会诚信,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民族精神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勇 《理论前沿》2004,(1):46-47
一、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曾经进行过几次关于民族精神问题的讨论,但对于“民族精神”的概念,直到今天,在理论上并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民族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是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也有的学者将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视为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这一深刻论断…  相似文献   
998.
隋祖言 《现代领导》2008,(12):29-29
农村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基本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黑龙江省绥化市委在深入实施“先锋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升级这个关键.探索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十大培训基地,积极推进农村党员干部和新型农民的大规模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抓项目、会抓产业、善抓难题的新型带头人群体,  相似文献   
99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进程和质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文职人员作为一个新的群体成为了部队全面建设的新生力量.如何锻造一支合格的文职人员队伍,巩固和提升部队整体作战保障能力,是摆在各级领导机关面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我们医院自招聘文职人员以来。坚持以担负任务为牵引,强化使命意识,全面摔打锻炼,狠抓作风养成,锻造了文职人员过硬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